4、【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一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新型功能材料。这种合金在较低温度下变形超过屈服极限时,去除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但在加热到较高温度时,能自动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似乎对自己的原形有记忆。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效应。如果只能"记住"高温时的形状,就称合金具有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如果合金材料不仅能"记住"高温时的形状,又能记住较低温度时的形状,并在温度发生反复变化时,合金材料会反复改变形状,这时这时称合金具有双程形状记忆效应。双程记忆合金是在单程记忆合金的基础上通过训练获得的。形状记忆合金是超弹性合金,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三类:镍钛基合金、铜基合金和贵金属系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在航天、航空、机械、能源、电子、化工和医疗技术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如用Ni-Ti丝制成的抛物面状卫星天线,在较低温度折成团状,便于放入卫星中发射。在卫星进入轨道后,在阳光照射下,天线温度升高后会自动张开。
相关内容 
形状记忆合金起源
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镉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之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它又可以魔术般地变回到原来的形状,人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合金的开发迄今不过20余年,但由于其在各领域的特效应用,正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神奇的功能材料"。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