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存在于地球地心至磁层边界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人们对于地磁场存在的认识,来源于天然磁石和磁针的指极性。磁针的指极性是由于地球的磁北极(磁性为S极)吸引着磁针的N极,地球的磁南极(磁性为N极)吸引着磁针的S极。这个解释是1600年由英国人吉尔伯特提出的。吉尔伯特制作了一个大的球形磁石,在它的表面附近放置一些小磁棒,他发现这些磁棒的取向就像地球表面的磁针一样。由此,他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石,并以此来解释地磁场的存在。实际上,地球并不是一块大磁石,但吉尔伯特推断地磁场来源于地球本体的假定却是正确的。
相关内容
地磁场的发现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1034--1094)在公元1086年写的《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方家(术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沈括是历史上第一个从理论高度来研究磁偏现象的人。提出较系统的原始理论的是英国人吉尔伯特。他在1600年著的《磁体》一书中,把当时许多有关磁体性质的事实都记了下来,同时创造性地作了划时代的实验:把一块天然磁石磨制成一个大磁球,用小铁丝制的小磁针装在枢轴上,放到该磁球附近,在这磁球面上发现小磁针的各种行为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指南针的行为完全一样。吉尔伯特用石笔把小磁针排列的指向标出一条条线,画成许多子午圈,与地球经线相像,也有一条赤道,小磁针在赤道上则平行于球面。因此吉尔伯特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磁子午线汇交于地球两个相反的端点即磁极上。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