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冻融侵蚀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2-22 15:53:37   来源: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6、【冻融侵蚀】(freeze-thaw erosion) 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并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主要分布于冻土地带。世界上冻土总面积约3.5×107km2。俄罗斯和加拿大是冻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中国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山区、西北高山区及青藏高原地区,面积约2.15×106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2.4%。由于温度和地表物质的差异,冻融侵蚀引起冻土反复融化与冻结,从而导致土体或岩体的破坏、扰动、变形甚至移动。冻融是高寒冻土区塑造地形的主要营力。冻融作用表现形式主要为冰冻风化和融冻泥流。冰冻风化是冻土区最普遍的一种特殊物理风化作用。渗透到基岩裂隙中的水冻结时不仅可把岩石胀裂(冰劈作用),而且由于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还可以向外传递,把裂隙附近的坚硬岩层压碎形成石块和更细的物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融冻泥流是在冻土区平缓至中等坡度(17°~27°)的斜坡地形下,夏季融化的上部土层沿着下伏冰冻层表面或基岩面向坡下缓慢滑动的现象。不同地区、不同坡向和地貌部位,接受太阳辐射能多少、积雪厚度、冻土深度和解冻速度不同。保护和恢复斜坡上的植被,增强根系固土能力,延缓融雪速度,分散调节地表径流,是控制冻融侵蚀的主要途径。

  相关内容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它主要见于冰川作用区、高山区和冻土区。冻融作用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受到挠动与再分选,从而形成各种冻土地貌。 随着季节的交替,冻融作用会反复发生。在此过程中,细小土粒和矿物的微裂隙中的水膜的楔开压力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小土粒和矿物的破坏,使粒径变小,这种作用称为冷生水化风化。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寒冻风化。后者是由岩石大裂隙和空隙中冰的楔开压力产生的。在非冻土区,石英的最终风化粒径比长石大。但在冻土区,由于冷生水化风化,石英的最终风化粒径(0.05~ 0.01毫米)比长石的最终风化粒径(0.1~0.05毫米)为小。反复冻融时发生的另一种物理-化学作用,是胶体和粘粒凝聚成微集合体,使土的粒径增大。上述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形成一个相同的结果,使遭受反复冻融作用的岩土的粉粒含量大为增加。同时,形成一系列特殊的冷生地貌,即冰缘地貌。

  


冻融侵蚀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