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

中国古代建筑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3-24 03:00:00   来源: 我要评论

【字号 纠错  我要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6、【中国古代建筑】(ancient architecture of China)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明清以前时期的建筑。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有源远流长的宫殿、寺庙和住宅建筑形式,和独立发展的建筑体系。该体系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5个时期。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从构造的角度讲,其特点是:(1)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2)保持构架制原则。(3)创造斗栱结构形式。(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其特点是:(1)很少有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中国古代建筑(2)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3)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4)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按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居住建筑、城市公共建筑、宫殿建筑、礼制与祠祀建筑、陵墓建筑、佛教建筑、园林和园林建筑。

相关内容

自然条件与中国古代建筑

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滨临太平洋。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至漠河的黑龙江上,西始帕米尔,东到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处。全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地由西向东分为三个台阶:西南部为青藏高原,海拔4000公尺以上,是第一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以东,海拔10002000公尺的高原与盆地,是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以东,为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丘陵地与海拔200公尺以下的平原,是第三阶梯。中国大部份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东亚季风区。东南沿海年降水达1500公厘以上,而内陆的西北部地区,只在50公厘以下。湿度随地势升高而明显降低。

 

( 作者: )

小喇叭:

  相关新闻
  马上评论

用户: 隐藏地址 
  登录    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