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种子储藏】(seed storage)为延长生命力对不需要随采随播的种子进行储藏的措施。在储藏期间,外界条件的变化,往往使种子变质,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同时,树种结实还有大小年现象,间隔期有的可以达到3~5年。而造林工作是长期工作,这就需要在大年时多采集,以备小年时造林用。还需要研究储藏种子的方法,以保证其生命力。如杨柳等短命种子,采种后1~2周就逐渐丧失发芽能力,一个月之后就不能发芽。而得当的储藏方法可以将其寿命延长到2~3年,发芽率仍达90%。根据种子的安全含水量的高低,可把种子储藏方法分为:(1)干藏法。即将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在经过充分干燥的环境里储藏。(2)湿藏法。即将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存放在经常湿润而又低温通气的环境里。
相关内容
种子收获后至播种前的保存过程。要求防止发热霉变和虫蛀,保持种子生活力、纯度和净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合格的播种材料。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标志是其萌发性能,一批种子的寿命指群体发芽率从收获后降到50%所经历的时间,也称“半活期”,即群体平均寿命。发芽性能和寿命主要决定于遗传特性、种子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种子质量和贮藏条件。以种子含水量和贮藏的温度、湿度等的影响显著。种子含水量在贮藏期间应控制在安全含水量以下,稻、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子安全含 水量为12%~13%;棉花、豆类、花生等高油量种子为5%~9%;蔬菜种子为7%~9%。温度和湿度显著影响种子生活力,应避免高温(>30℃)和高湿(相对湿度>75%或种子含水量>15%)的贮藏条件(可参考哈林顿通则)。气体影响种子呼吸,应保持10~20℃低温、干燥种子在密闭条件(减少含氧量)下贮藏。贮藏方法因种子用途而异。作物品系、育种材料种子,用麻袋、多孔纸袋、玻璃瓶等包装;大田种子采用散装、围囤或袋装。种子入库前先行种子清选干燥和库房消毒;入库后注意通风换气和防潮、防虫、防鼠并定期检查和测定发芽率。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