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
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十八谈之洛阳篇:一切立足于实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05-05 06:06:57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一)“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城市史、一千五百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十三个王朝在这里演绎出多少难以磨灭的沧桑活剧,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神都传奇”。几度辉煌,几经衰落。兴废之间,令人感叹,发人深醒。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这场大戏,在中国崛起的舞台上拉开大幕。新阶段,新机遇,新考验,洛阳将以什么样的角色和姿态,引吭高歌、跃马扬鞭?

(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洛阳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但前进之中,我们也时有落后;变化之中,我们也不乏遗憾。

新中国建设初期,凭借“十大厂矿”的优势,洛阳一度跻身全国五大工业城市,经济总量稳坐全省头把交椅,上缴国家的利税总额曾超过整个广东省。

物换星移,时过境迁。改革开放以来,洛阳不仅被沿海一些“后起之秀”超过,甚至与中部一些城市的差距也逐渐拉大,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出现了大幅滑落,这几年虽有明显回升,也仅在40多位徘徊。

在落后和遗憾之中,在当前的发展方式大转变的讨论中,洛阳人在反思,洛阳人在发问: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洛阳的工业不仅起步早、规模大,而且在诸多领域都曾代表着行业最高水平。但今天,为什么全省一些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500亿甚至超过千亿,洛阳却没有一家?为什么洛阳主要工业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不足30%,国内外市场上鲜见洛阳名牌?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洛阳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5万名、各类科研机构6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研院所1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科研力量在省内首屈一指。然而,为什么很多成果“待字闺中人未识”,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什么洛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文化、文物、旅游资源丰厚,提起龙门、关林、白马寺,人人都跷大拇指。但为什么去年文化产业总量仅居全省第五、增速仅排第十一位?为什么接待游客总数全省第一,其中入境游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却没有产生应有的综合效益?

(三)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考问着我们。我们可以分析出这样那样的原因,寻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最根本的,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解放思想不深入,抢抓机遇不及时,调整思路不到位,创新体制不得力。归根结蒂,都是领导方式转变做得不够实。

天下万事,皆成于实。

认清了问题,找到了差距,下一步关键是一切立足于实,在“实”上狠下工夫,做到思想实、定位实、目标实、措施实、作风实、效果实。

【 作者:洛实  编辑: 赵静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