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红旗飘飘)信仰的力量--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家族的“红色基因”

来源: 日期:2011-05-16

新华网上海5月13日电(记者肖春飞、俞菀、罗争光)有一种力量,能够超越生死。86年前,在山东潍坊农村养病的王尽美饱受肺病折磨,吐血不止,但他执意要回到斗争一线。他被乡亲们用门板抬上火车,最终这个高大英挺却骨瘦如柴的年轻共产党人,在他奋斗不息的青岛永远倒下。

有一种力量,能够跨越时空。13名中共一大代表中第一个与世长辞的王尽美,蕴藏在他血液中的红色基因,铭刻在一代一代后人身上。王尽美的儿子、孙子、曾孙三代人都先后加入了他当年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时光流逝,无论沧海桑田。

有一种力量,能够铸造信念。先烈的辉煌与苦难,奋斗与牺牲,已经凝成这个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理想信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是王尽美的后人”,这是光荣,也是动力;“永远跟党走”,这是信念,也是行动。

苍颜白发的儿子与永远25岁的父亲

上海5月,满城新绿。在康平路一套陈设简陋的公寓房里,悬挂着一幅黑白照片,年代久远,并不清晰,但照片中那位英气勃勃的青年,目光深邃,似乎能穿透历史。他就是王尽美。

每天,89岁的王杰老人都会凝视这张照片,嘴角嗫嚅,似乎与父亲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1925年8月,王尽美的遗体从青岛运回老家莒县大北杏村,王杰和哥哥王乃征在奶奶带领下,与母亲一起跪在村里渡口前等着。那时,王杰只有3岁。

“父亲病逝时,我太小,对他没有什么记忆。”王杰说。父亲的形象是在后来一点一点丰满与伟岸的。

1921年7月23日,王尽美来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会议,时年23岁。会后,这位原名王瑞俊的佃户子弟,认定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尽善尽美”的社会理想,因此改名“王尽美”,成为职业革命家。

他太忙了,很少回家。王杰小名叫“来信”――他出生时,家里接到王尽美一封来信报平安。这个穷苦而安静的农家,一门妇孺,并不知道王尽美投入了何等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

1925年6月,王尽美突然回来了,他积劳成疾,身染肺病,组织安排他回乡静养。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病情没有好转,他执意要回青岛——死,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在青岛,他大口吐血,一天天消瘦下去,同志们去看望他,潸然泪下。但他不谈自己病情,临终之际,留下遗嘱:“希望全体同志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和为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当年8月19日,这位中共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溘然长逝,年仅27岁。

王杰一直到自己入党的时候,才知道父亲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

那是抗战最艰苦的一段时间,日军疯狂扫荡。县委干部问王杰:“我介绍你入党,你同意吗?”时至今天,王杰还记得当时的兴奋,他答道:“我巴不得,早就想入党了。”那时入党手续简单,介绍人说:“好,你现在就是共产党员了!”他还告诉王杰:“你父亲也是党员。”那一年,王杰15岁。

在战友的描述中,王杰渐渐知道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第一次看到父亲的模样。

“这张照片是父亲1923年3月在北京一个照相馆拍的,也是他留下来的唯一一张照片。”王杰说。

照片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王尽美母亲在家里泥墙上挖了个洞,把儿子的照片用布包上藏好,外面再糊上一层泥。解放后,山东省委到大北杏村收集王尽美的遗物,最后在一堵泥墙中扒出了这张照片。照片已经发黄,王乃征、王杰凝视着25岁的、早已远离他们的父亲时,手颤抖得拿不稳照片。

这张照片原件如今存放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它同时被无数次翻制,遍及全国。

上海兴业路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二楼,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重现了当年建党会议场景。王尽美身着长衫,与挚友邓恩铭坐在墙边倾听。这组蜡像落成时,王杰带着家人来了。苍颜白发的儿子依偎在永远25岁的父亲身旁。站在一旁的纪念馆馆长倪兴祥热泪盈眶。

编辑: 徐珂

(伟大历程)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御强虏

初夏的陕北,山川披绿,杨柳青青。距离延安市区70公里的子长县二道街秀延河畔一处静谧的农家小院,访客不绝。瓦窑堡,一个深藏在黄土高原山坳河湾的小镇,因为7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声闻天下、名留青史。在民族存亡的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宽阔胸襟,在此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详情]

(红旗飘飘)党员鲁海山的30年无悔养路情:做一颗闪光的铺路石

在海拔4300多米的当雄公路段见到鲁海山的时候,他刚乘车13个多小时从格尔木赶回来。他中等个头,黝黑脸庞,说话时目光炯炯。他有些口拙,或者是不太愿谈自己。我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提问技巧,才从他的嘴里一点点挖出他30年养路经历中的点滴片段和人生感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