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您当前的位置:中原网>>走出郑州看全国>>焦点新闻

规划优先引领中国“南大门”建设

发布时间: 2011-06-03 16:43:57     来源: 郑州日报

    文化传承提升城市品位

    3000米长的东濠涌是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从北向南穿过三条中心城区主干道直入珠江。这曾是一条让沿线居民掩鼻远离而诟病的脏乱臭涌,一条以“四害”温床、“六乱”死角而闻名的“旺地臭水沟”。经过改造,东濠涌新增了1.6万平方米绿地,恢复了河涌的原生态,再现广州“六脉通渠”的文化特色,建成了亲水生态休闲文化走廊,变成了百姓乐此不疲前来亲水、戏水的水上公园。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规划必须围绕人来做文章,根据人的需求、人的期望、人的发展趋势来谋划城市发展。”董运广介绍说,近年来,广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见物更见人,把满足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惠民利民工程。

    广州具有先天的良好生态资源,奠定了广州“山、水、城、田、海”的城市空间生态格局。这些年,广州始终致力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了“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和“十年大变”工程建设,较好地保护和发展了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合理确定经济规模和产业布局,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广州的城市规划明确坚持文化传承。

    广州是全国第一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特点,成为广州城市不断发展的根基和动力。

    “如何在发展中保持城市个性,在传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董运广表示。

    首先在彰显历史文化上下工夫。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加强历史文化古迹的整治修复,传承旧城历史文脉,确保旧城空间肌理和整体格局得到最大维护。先后完成了大元帅府、陈家祠、沙面、南越王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南海神庙、黄埔古港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造,使一大批广州历史文化建筑得到较好保护和开发。

    其次在塑造“岭南水乡”风貌上下工夫。对市内河涌、湖泊及周边环境进行改造。改造后的荔枝湾涌重现了“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西关水乡景色,成功打造为风尚休闲、文化娱乐、商业旅游复合型功能的文化休闲区。

    同时在建设花城上下工夫。为凸显花城特色,大力实施绿化美化,通过拆围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针,在城中实现每500米半径内市民均可享受到一处公园或公共绿地,全市198座天桥、立交桥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长廊,主要道路、广场、公园呈现百道花廊、处处花境的景象。1060公里绿道覆盖全市12个区(市),串联234个景点、98个镇街、42个亚运场馆,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和旅游热点线路。

    在传承工业遗产文化上下工夫。广州历史工业遗产非常丰富,珠江后航道更是集中了一批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建设的外国洋行码头和仓库历史工业遗产。近年来,广州加大了对这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成功完成了北岸文化码头、太古仓、信义国际会馆、TIT创意产业园等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改造,注入文化娱乐、时尚创意和休闲旅游功能,既保护了工业遗产,也增添了城市活力和商机。

    后亚运时代的广州,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国际一流的城市规划为指南,广州将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向新阶段。

( 编辑: 主滨 任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