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历程)艰苦奋斗奠基业——记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这是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排成长列开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全厂职工夹道欢呼。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量的纺织业,人们日常用的是“洋钉”“洋火”“洋油”,全国钢铁产量如果分配到每个人手里仅够打一把菜刀……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当时中国国力之弱、民生之苦可见一斑。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严重经济困难和复杂环境下,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奇迹和科学技术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新华网长春6月9日电(记者王晓明、张晓松)长春一汽的红旗文化展馆陈列着一个锈迹斑斑的大铁架子,粗糙的夹具,纯手动的控制柄。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工人就是用这样的简陋设备生产了早期的红旗轿车。
“在这个装配台上两个班一天只能生产一辆车,我们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79岁的一汽老职工于丰年说起这段往事感慨万分。
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一汽的创业史正是社会主义建设史的缩影。
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量的纺织业,人们日常用的是“洋钉”“洋火”“洋油”,全国钢铁产量如果分配到每个人手里仅够打一把菜刀……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当时中国国力之弱、民生之苦可见一斑。
“解放前,我父亲给外国人开过汽车。我自己也修过汽车、开过汽车,但那时都是外国车。”于丰年回忆道。
1956年,于丰年将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卡车驶出了装配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那一年同样也是不同寻常的。中国已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执行“一五”计划后三年多的实践,党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问题也有所了解,党的领导人开始思考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在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豪迈地发出号召。
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正是在这一方针下,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上,参观者可以看到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图表》。16开大红色封面,述说着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工业化建设起航的激情岁月。
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一汽的创业史正是社会主义建设史的缩影。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量的纺织业,人们日常用的是“洋钉”“洋火”“洋油”,全国钢铁产量如果分配到每个人手里仅够打一把菜刀……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当时中国国力之弱、民生之苦可见一斑。 “解放前,我父亲给外国人开过汽车。我自己也修过汽车、开过汽车,但那时都是外国车。”于丰年回忆道。…[详情]
王秀莲联系的两个农户是弟兄两个,现在跑运输。当时他们买货车时,王秀莲帮他们担保贷款2万元。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村里人熟得就像是家里人。承诺的事当然要办到。”王秀莲这样看待自己作为党员中心户的职责。党员中心户是在党员全体会上由大家选出来的。侯沟门村现有35名党员、5名中心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