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
30多年后,曾以周恩来总理助理身份参与尼克松访华活动的熊向晖,翻着一份泛黄的美国新闻处电报回忆道,尼克松访华受到“美国人民压倒多数的支持。两党所有的政治领袖实际上都和尼克松总统一样,具有同中国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先是中英关系由代办级升格为大使级,而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中国还与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建交。1972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外国建交最多的一年。
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而且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艰苦奋斗,白手起家,一汽的创业史正是社会主义建设史的缩影。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量的纺织业,人们日常用的是“洋钉”“洋火”“洋油”,全国钢铁产量如果分配到每个人手里仅够打一把菜刀……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当时中国国力之弱、民生之苦可见一斑。 “解放前,我父亲给外国人开过汽车。我自己也修过汽车、开过汽车,但那时都是外国车。”于丰年回忆道。…[详情]
王秀莲联系的两个农户是弟兄两个,现在跑运输。当时他们买货车时,王秀莲帮他们担保贷款2万元。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村里人熟得就像是家里人。承诺的事当然要办到。”王秀莲这样看待自己作为党员中心户的职责。党员中心户是在党员全体会上由大家选出来的。侯沟门村现有35名党员、5名中心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