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您当前的位置:中原网>>走出郑州看全国>>焦点新闻

“住在深圳就像住在花园里一样”

发布时间: 2011-06-14 11:43:21     来源: 郑州晚报

  

    每年将会新增10个社区公园  让所有深圳人“推窗见景,出门进园”

  “走出郑州看全国”系列采访活动——深圳站

    晚报记者 薛璐/文 周甬/图

  每天中午,家住福田区的陈大爷都会跟老伴儿一起出门遛弯,这已经成为他们每日例行的户外活动。

  “只要天气条件可以的话,几乎每天都会去皇岗公园散步。”62岁的陈大爷老家在山东,到深圳有5个年头儿了,“现在非常习惯深圳的生活了”。

  谈起深圳的公园,陈大爷如数家珍。“深圳的公园真多,几乎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社区公园,平时孩子还会开车送我到植物园、梧桐山等逛逛。深圳环境漂亮,到处都是绿色,空气清新,街道到处都能听见鸟叫。”

  “住在深圳就像住在一个花园里一样,很舒服!”

  陈大爷的感触只是深圳打造公园之城的一个缩影。据悉,深圳自1994年以来,分别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全国“十佳绿色城市”等几乎所有的称号。

  规划

  强化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

  “规划先行,强化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引导调控作用。这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般规律,也是深圳20多年推进城市生态园林绿化环境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深圳城市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胡振华介绍,在创建卫生城市的过程中,深圳坚持把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深圳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是规划先行,先后进行了3次园林绿化系统的修编和调整,抛弃了传统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历届的市委、市政府都坚持这个原则,把环境优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有机地统筹在一起,在保护环境、规划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为了避免高污染企业对城市生态的破坏,深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产业调整,把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打造成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这样就避免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在深圳的落地。“目前,四大支柱产业将占据深圳经济的一半以上。其次在配套政策上,我们优先发展循环经济,政府专门出台了深圳特区循环经济的促进条例,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

  理念

  三级公园建设体系

  在深圳采访的几天时间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晨练的方便。

  我们住宿的宾馆对面就是深圳市的市区公园——荔枝公园,距离不过10余分钟路程。早上五六点钟,公园里到处都是正在锻炼的深圳人,跳舞、扭秧歌、打太极拳等,享受春天里晨练的乐趣。

  “去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人居环境工作纲要》,提出每年将会新增10个社区公园,到时候,所有的深圳市民‘推窗见景,出门进园’,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公园的乐趣,深圳将成为真正的公园之城。”胡振华说。

  截至2009年底,深圳市有各类公园653个,其中市级公园33个,区级公园9个,社区公园567个,综合公园17个,专题公园9个,主题公园15个,郊野公园3个。已建成区公园绿地总面积20462.99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16.4平方米。

  深圳在打造“公园之城”的目标中提出,在公园分布上,保证市民居住地2公里范围内有园林小游园或社区公园;5公里范围内有休闲游览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1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回归自然和登山锻炼的郊野公园,30公里至5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度假休闲的大型风景区。

  “深圳打造公园之城,基本上是两翼伸展,并且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社区公园,就是把我们一些可用的绿地,住宅区边角的地方都拿出来,见缝插绿,绿化成小公园,叫社区公园,这样市民开窗都能看见绿。一个是向外延扩展,把深圳的近郊山体绿地转化成郊野公园,发展市政公园之余还有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满足公民郊游的需要,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市内绿地已经没法满足需要,通过这些才能把绿延伸下来。”胡振华说。

  目前,深圳已经构建“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一方面,从生态空间资源保护,居民长假出行的游憩康乐活动需要出发,将背景山林、近郊山体建成森林公园或郊野公园;另一方面,从居民日常游憩康乐活动的需求出发,广泛建设社区公园。同时,加大对综合城市公园的建设力度,形成 ‘森林(郊野)公园——综合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建设体系。”

  深圳市内绿树成荫。

  格局

   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深圳属于狭长形城市,如何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最大化地实现绿化成了首要的难题。

  在城市规划方面,深圳市提出的“网状的、组团式网状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城市一种单核的发展模式。“如果城市是单核发展的话,它很容易形成一个中心,交通是很大的问题,要到内核去办事,多有不便。”

  胡振华说,深圳的组团式网状结构,在城市组团之间布置了城市绿化隔离带,用城市干道两侧的绿化带将市区的大小公园串联起来,将逐渐岛状化的大型生物栖息地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连续的绿地网络系统。“深圳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面,修订了两次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的绿地作了统筹安排。最重要的是划定了一个基本生态控制线,我们又把49.99%、接近一半的土地划为生态控制用地,这样就保证了我们城市整个大环境下的生态背景。”

  措施

    政府监管,企业运作

  上个月,深圳罗湖区发布了在全区倡议社会绿化认养行动的倡议书。

  根据倡议书,每一个社会团体、企业和市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多种一棵树,多添一片绿。罗湖区相关部门将建立配套的奖励和淘汰机制。同时,罗湖区将把社会认养的范围逐步扩大至政府公共管理的其他领域,如认养市政设施、认养流浪宠物、认养小区或道路卫生等,以带动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这在深圳并不是个案。

  截至4月18日,罗湖区认养公共绿地的企业共有61家,认养范围遍布罗湖区各个街道绿地和社区公园。而早在去年,罗湖区就试行与深圳古玩城签订首个“认养”协议。一年多来,企业认养的新秀社区公园得到了良好照料,周围两万多居民也因此受益。

  “目前,深圳园林绿化行业已实行‘政府履行监管职能、购买服务、市场配置资源、企业运作’的政策,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智力支撑和经费支持。” 胡振华说,上个世纪90年代起,深圳开始绿化市场化管理,所有道路的绿化、绿化带、公园的绿化、公园的保安、清洁卫生,全部推向市场,“由政府给出每天每平方米绿化带管理的指导价,每平方米5~7元,企业竞标上岗管理,到2003年前后,城市绿化几乎全部实现市场化。”

  胡振华说,绿化带管养、管理养护推向市场,相当于政府购买服务,公费直接养市,城市绿化管理被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执行运作层,一个是监督管理层。政府监督管理,企业去运作,有利于节约成本,而且社会化分工更细。“在经费保障上,深圳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绿化费用纳入政府部门预算,安排足量的建设、维护、改造和管理经费,实施特区内外城市管理一体化战略。”

  缩影

  城市绿道网

  走在深圳区域绿道2号线的路上,整个人顿感轻松舒畅。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海风光无限好。周末,或邀几个好友一同登山赏花,也可携家人前往,郊游、散步、跑步锻炼都可一并解决。

  这只是深圳城市绿道网的一个缩影。

  深圳“城市绿道”分为滨海风情绿道、山海风光绿道、滨河休闲绿道、都市活力绿道四种类型,共25条线路,总长度约500公里。其中, 2条滨海风情绿道为线索,可以凸显城市滨海特质; 16条山海风光绿道为纽带,可以沟通山海、强化山——海——城市特色体验; 6条滨河休闲绿道,可以提升城市生态与环境品质;1条都市活力绿道脉络,可以展示都市活力,倡导绿色生活理念。

  “深圳提出了构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三级绿道网理念。‘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建设约500公里的城市绿道和约1200公里的社区绿道,使绿道网总长达到2000公里。届时,深圳可实现全市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公里绿道,市民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区域绿道。到时候,市民可以不出社区就找到绿道口,不花钱就能找到游玩和接触大自然的地方。” 胡振华说。

( 编辑: 主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