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的大沙盘,需要站在二楼才能看见
■晚报记者 张勤/文 首席记者 贾俊生/图
每年的5月至6月,天津市都要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月活动”,用一个月的时间听取投资企业所反映的问题,集中解决。在天津市外资办公室,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快捷服务。
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天津招商引资提供便利、快捷的审批手续,可以说是天津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投资环境的举措中的一个亮点。
◆服务一:市民“一站式”办齐手续
从外地来天津投资的孙先生,要在天津开一家劳务企业。在准备好办事的所有证件后,他来到了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
一上午时间,除了缴费要到另一个缴费大厅外,孙先生办好了营业执照、税务许可证等证件。“一站式办好所有手续,速度也很快。”孙先生感到很高兴。
走进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大厅,一眼就看到大厅上方的一块电子大屏幕,上面滚动播出着所有经办项目的办理情况。
查询处则放置着全市30多个局委办事窗口索引目录:需要办理临时排污许可证的人员,到天津市环保局的30号窗口;办理教师资格认证,到天津市教委104号窗口办理……人性化的服务让来办事的人一目了然。
天津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周鸿滨介绍,为了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目前天津市正在推进审批服务大提速和再提速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和区县两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和两级政府行政审批管理机构,实现了行政审批管理与勤政廉政监督一体化运行。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与效能监察电子网络系统,实行集中审批、现场审批、联合审批和网上申报办理新办法,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审批中心建立以来的1033项,减少到495项。立等可取事项增加到155项,网上申报事项达到231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压缩到6.9天,实际办结只用4.6天,总体审批效率提高45%,现场审批率达到96.5%。
◆服务二:为“大项目”落地提供支持
“大项目想来天津,就要创造条件让项目尽快‘落地’。这里面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周鸿滨说。
据了解,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大项目好项目抓得特别紧,创造条件让企业尽快落地。先改革审批制度,企业需要什么,市政府各部门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在天津市各区县,都有审批部门,能在区里就在区里办,办不了再往上递。“审批1亿美元以下到区里,1亿美元以上到市里,整个效率都能提高。”
争取大项目的投资,天津市发改委体制改革处副处长高滨先认为,企业就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来你这里投资,是干什么的?就是为了挣钱来的。”高滨先副处长说,想让大项目尽快落地投资,政府要考虑,既要让他赢利,还要让他感受到政府的服务。
他认为,要让企业赢利,需要有一个好的制度,保证企业快速良好发展;同时加快审批速度,让项目尽快落地。“天津建立了联合审批制度,各个部门集中到一起,企业到一个窗口申报。”
“郑州也可以在这些方面下一些工夫,能够保证那些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地落地。再有就是积极申请国家的一些改革政策、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这样对我们的发展更好。”高处长说,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知名度、在全国的影响力能进一步提高,环境好了,到你这来投资的人就多了。
◆服务三:外商投资有难题,一个月答复
说起天津市发展开放型经济服务月活动,来天津投资兴业的客商们则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市政府牵头的天津市发展开放型经济服务月活动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活动期间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办公等措施,有力地助推项目顺利落地。
服务月的主题就是“服务”两个字,从天津市政府制定的服务月活动方案可以看出,企业反映的问题,各部门要立即办理解决。
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筛选不少于10家重点企业,上门听取意见,政府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做到该减的手续一律减掉,能缩短的时间一律缩短。
举办服务接待日活动。2010年,天津市政府确定6月份第二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作为全市集中受理企业投诉、接受企业咨询的服务接待日。全市各有关部门要在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集中受理企业政策业务咨询和投诉;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在区县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集中受理本辖区企业的政策咨询和业务投诉;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集中地点受理一批本辖区企业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
面对外商反映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一个部门是解决不了的。由于是市政府组织的服务月活动,由政府出面组织各部门联合解决,为落地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天津市商务委外资综合处处长程新娣已经做了20多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每年的对外开放服务月活动,她都参与其中。“有的企业反映的问题,一个部门解决不了,就上缴到外资办。在这里,天津各个委办都在一起办公,办事效率更高。”程处长说,有的项目两三个月能办好,有的一个月就能办好。
◆服务四:结构调整促进发展
天津市的各个区县,有各自的区域发展特点,比如有的区是小型工业集群,中小企业比较多,有的区则是重点发展电子化企业,有的区则是进行风电项目的开发。
明确的区域特点和区域优势,也为外商和内资等投资企业提供了一目了然的投资环境。程新娣介绍,每个区域的发展优势已经逐步形成规模,同时还建设了完善的配套设施。
每个外商来了,他的特点、要求和所要落地的形势不一样,按照各个区域、区县这种商品和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定。“如果适合津南区,我们就给他带到津南。如果是风电项目,就带到开发区,因为风电项目都在那些区域,各种配套设施也都有。”程处长说,调整发展结构,优化投资环境,每个区域的措施也在不断修整,各个区域的发展,有各区域的特点,有重点发展的商品和方向。
而在城市结构的不断调整中,也可以使功能更为完善。周鸿滨说,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应地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对周边产业的辐射和整体的产业构成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滨海新区为例,近几年,滨海新区一直在进行整体的城市和结构的调整。在新区开发建设进程中,一些不符合发展规律的企业,就要下决心进行调整。滨海新区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局调研中心主任朱立明介绍,像天津碱厂是我国海洋化工的发源地,这几年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花了几十个亿把它调到临港工业区去。“就是通过这种调整,使我们的城市能够更完善,和社会的建设和副业的发展更匹配。”朱立明主任说,下一步,滨海新区还有艰巨任务,目前中心城区里的一些大企业,存在较大的污染源,也需要调整搬迁到其他区域。
◆服务五:建立示范小城镇,农民变居民
“谈了再多的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的就是改善民生。”高滨先副处长说,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这几年,天津市连续4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集中财力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提前在报纸媒体上,在全市范围征求意见,哪些是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拿到市委再做决策。
从城市发展来看,天津统筹城乡发展,2006年以来提出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滨海新区发挥带头作用,中心城区城市功能要全面提高,各区县加快发展。这是一些措施并取得一些成效。
据介绍,天津提出以宅基地换房,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方式就是把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村庄里面的农民都集中到小城镇。用宅基地换楼房,在城镇内,为解决就业问题,在城市周边建一个示范工业园区、建一些农业设施,原来耕地变为农用地,将原来一家一户的形式改为集中管理。
“十一五”期间,在38个乡镇开展了工作,基本建成了示范小城镇15个,有20万农民迁入新居。去年底农村城市化率达到60%,全年设施达到80%。天津市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还要有80万农民迁入新居,2015年底城市的规划率能达到90%。
在民生方面就业,也是实施了积极就业和创业政策,5年新增就业186万人,连续几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加大了帮助的力度。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长了14%,农村居民平均增长了10.4%。
“5年内新建了33.5万套保障性住房,通过钱补贴方式给41万户的种地居民,提供了保障性住房,40多万户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解决。”
( 编辑: 主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