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娘子军奶奶讲红军
琼海市阳江镇岭下村边的木棉树下,王运梅的讲述把我们带回了战火纷飞的80年前。
1931年5月1日,100多位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的穷苦农村女性,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女战士们佩戴上“女子军”臂章,在军旗前庄严宣誓:“为人民,为革命,我坚决服从命令,并随时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支琼崖妇女武装,后来被人们称为“红色娘子军”。
经过1个多月的练兵,女子特务连迎来了第一场战斗——配合红三团一营伏击沙帽岭。随后,这支女子部队又胜利完成了攻打文市炮楼、保卫文魁岭等战斗,配合红军主力先后拔除了乐会、琼东、万宁、定安、文昌五县的多个敌据点。虽然在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下,这支特殊部队最终仅存在了不到500天,但女战士们参加了50多场战斗,为琼崖革命斗争史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有一个镜头:一位女战士背着熟睡的孩子参加红军。这位女战士的人物原型正是王运梅。这个镜头反映的故事,正是运梅老人至今仍不能释怀的一件事,也是她唯一的儿子留给她的难忘记忆。
1932年秋季,怀孕的王运梅在部队转战母瑞山区时分娩。在女战士们用山葵叶和芭蕉叶支撑成的临时产棚里,王运梅的儿子呱呱坠地。为了逃避敌人的追击,运梅用衣服和碎布包好婴儿,在产后第二天就抱着孩子和战友们继续前进。
“姐妹们都认为,这个孩子是革命的后代,宁可自己牺牲,也要为党保护好他。”王运梅眼中噙着泪水说。行军打仗虽然艰苦,但看着刚出生的小生命,大家和运梅的心里都乐开了花。在敌人封锁下,战士们早已断粮,但战友们总把最好吃的野果留给运梅,让她吃了能多些奶水。
广场一端的巨幅画像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身着浅灰色中山装,坚毅地凝视着前方。画面左上方写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这句被亿万中国人民深深铭记的嘱咐字字千钧,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航向奋勇前进。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明确。…[详情]
热能所的年轻人将岑可法视为“偶像”,34岁的教授罗坤就是其中一人。从本科院校考入浙大,他追的就是岑可法这颗“星”,即使后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时被校方挽留,他依旧决定回国追随岑可法。 “岑院士的这个团队,让我看到希望,这不仅指科研上有机会,而且是人生价值有实现的可能。无论从事哪一行,这不就是我们最大的盼望么?”罗坤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