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您当前的位置:中原网>>走出郑州看全国>>焦点新闻

“走出郑州看全国”大连站(中):推开家门就进花园

发布时间: 2011-06-21 11:22:58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亚洲最大的滨海广场——大连星海广场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王菁/文 中原网记者 主滨/图

    大连,一个高楼林立、环境优美、道路纵横的现代化都市。

    在这里,蓝天、碧海、森林、草地与亮丽的现代建筑在绿色映衬下展现出无比的辉煌。

    生态宜居之城,在大连得到了充分体现。

如今的大连,大气开放,连通五洲,蓝天碧海,成为黄渤海畔亮丽的明珠城。

大连市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列全国前十,城市功能显著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先后荣获“联合国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最具活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1

创新城市管理

功能更趋完善

目前,大连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按照“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型石化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船舶制造基地”及“建设北方沿海中心城市和国际名城”的目标与城市定位,加大道路、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功能得到迅速提升。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在大连的城市管理中,有许多细节值得借鉴和思考。

其一:公共管廊系统。

给地下管网彻底重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

大连率先尝试。

大连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基础设施项目处处长程木炜介绍说,2009年,总投资2.7亿元、全长12公里的大型环状综合管廊工程在大连港东部地区开工建设,该工程规模超过已建成的北京中关村和上海浦东两处综合管廊,跃居国内首位,该管廊工程的建设,也使该区域在大连市内率先告别“拉链路”,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向世界一流水平迈出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发达国家如法国的巴黎等地普遍采用建设公共管沟的方法管理地下管线,公共管沟即共同沟,也叫“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简称地下管廊。它是把设在地上架空或地下铺设的自来水、排水、天然气、强电、弱电、供热等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预留检修空间的地下隧道,主要适用于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的重要路段。相比传统的市政管线直埋方式,地下管廊有几个好处:方便管线的维护和保养;可以避免城市道路的反复开挖;节约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几乎能杜绝“挖爆管”,被称为治理“马路拉链”的良方。

如今,这种公共管廊的建设,在大连市已经覆盖10条左右的道路,总长度约20公里。

其二:排水降噪路面。

目前,大连正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广城市排水降噪路面,并表示今后所有的新建道路,都能做到排水降噪。

据了解,排水降噪路面具有降低噪音、迅速排水、抗滑防滑、使用寿命长、减少路面热岛效应的五大优点,并具有降低雨天水雾、水漂,提高行车视距,减少雨后反光等优良性能。施工后,行车噪音比普通沥青混凝土的路面降低58分贝。

其三:建立了渗水工作系统。

“大连是个缺水的城市,这样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程木炜表示。

( 编辑: 主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