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红军小学,一名学生在朗读课文。地处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燕子河镇闻家店村有一所红军小学——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红军小学。该校原名闻家店天逊小学,1929年当地的西镇暴动胜利后改为列宁小学,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列宁小学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列宁小学旧址余氏祠中恢复办学,更名为闻店小学。
资料图:2008年,在老一辈革命家亲属的倡议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红军小学在闻家店村落成。学校的建成改变了闻家店村及周边村落教育的落后状况,给革命老区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 题: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红军小学成为影响广泛的红色教育品牌
记者刘奕湛、李兴文、王橙澄
上海市离休干部、老党员方耀熊与老伴租住在简易的公房里。老两口一生节俭,出门吃饭从不超过10元钱,可听说要为革命老区建设红军小学,就一次性捐献出毕生的积蓄100万元。
今年3月,第100所红军小学——延安精神红军小学在延安延长县七里村镇落成。至此,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在革命老区建设百所红军小学的目标顺利完成。4800多万元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各地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来自老革命家和老战士的捐献。
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以素有“红军之乡”之称的四川省通江县为例,在红军时期全县总人口不足23万,其中就有4.6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占了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曾经亲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刘始明说:“都说红军命大。没有老百姓的支持,红军的命没有这么大!”
为感恩老区人民,传承红军精神,改变老区教育条件,2007年4月,由老一辈革命家及其亲属倡导,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建了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办公室(后更名为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启动了红军小学建设工程。
建设红军小学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捐款纷至沓来。
“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也确立了法制建设的新方向。…[详情]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万泉河边的琼海市阳江镇益良村大树下,96岁的潘先英正和一群曾孙子、曾孙女一起唱着著名的《红色娘子军连连歌》,虽然这位当年年龄最小的女战士如今几乎完全丧失听力,但一唱起这首歌,立刻容光焕发。 还有卢业香,这位现居琼海市中东镇仙村的98岁老人,身患帕金森症,甚至已经认不得天天照顾自己的孝顺儿子,却还能挥着被打残中指的右手天天在院子里走着近乎标准的行军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