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辍
始终瞄准医学发展最前沿,始终不断攀登医学高峰,是解放军总医院院士们的“共性”。他们攻坚克难,开创了共和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的诸多第一,书写了我国医学史的新辉煌。7位院士共获得国家、军队级各类奖120余项。
作为“打开内耳禁区的人”,姜泗长先后成功实施国内第一例内耳开窗术和镫骨底板摘除术,“让聋哑人听到伟大时代的声音”。他创立有名的“鼻子诊断”,闻辨用棉卷擦出的病人耳道分泌物。
王士雯率先提出并治疗“老年多器官衰竭”综合征,彻底改变了哪个脏器衰竭先救哪个脏器的被动型治疗,使老年人多脏器衰竭的救治成功率由29.7%上升到59.6%;她成功抢救了6个器官9次衰竭的病人,改写了国际公认的4个以上器官衰竭死亡率100%的记录。
创新,是黄志强始终坚持的人生信条。他在第23届国际外科学术会上提出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可呈肝内局限性分布”“高位肝胆管狭窄是原发性肝胆管结石主因”两个著名诊断,在国际胆道外科领域引起轰动。
作为我国烧伤医学专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盛志勇把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技术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内蒙古森林大火烧伤的37名战士,在他的指导和参与救治下,创造了“零死亡”的奇迹。
卢世璧在人工关节、骨、软骨、神经组织工程研究等方面均有重大建树。年已八旬的他研制成功球臼式人工膝关节、人工腕关节和拇掌腕关节,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为了科研,陈香美把每天的睡眠时间压缩到5个小时左右。这位两次担任“973”衰老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终于突破了对肾炎传统发病机理的认识,为治疗肾炎肾病的新药研制奠定了基础,为治疗慢性肾炎和增植性肾炎开辟了新途径。
2008年,有“创伤医学之星”之誉的付小兵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愈合研究终身成就奖”,成为目前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华人。
“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也确立了法制建设的新方向。…[详情]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万泉河边的琼海市阳江镇益良村大树下,96岁的潘先英正和一群曾孙子、曾孙女一起唱着著名的《红色娘子军连连歌》,虽然这位当年年龄最小的女战士如今几乎完全丧失听力,但一唱起这首歌,立刻容光焕发。 还有卢业香,这位现居琼海市中东镇仙村的98岁老人,身患帕金森症,甚至已经认不得天天照顾自己的孝顺儿子,却还能挥着被打残中指的右手天天在院子里走着近乎标准的行军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