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记重庆璧山万名无职党员

来源: 日期:2011-06-23

    启明灯”廖全国(中)与邻居们聊天(6月8日摄)。  生活于农村、社区,清一色中老年,无党内职务、行政职务和固定工作岗位……这是他们的共同概貌。然而一年多来,他们成了重庆市璧山县最耀眼的“社会明星”。  “一个党员一盏灯、照亮千家和万户。”为了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强化无职党员的先锋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璧山从2010年3月开始在全县村(社区)党员中实施“灯盏工程”。  在璧山,约13000名无职党员由此聚集在党旗下,万千灯火倏忽点亮,星星点点,遍及城乡……  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举起一盏灯:照亮“航道”,架起“桥梁”

    “照明灯”“信号灯”“助航灯”“环保灯”“节能灯”“应急灯”“警示灯”“消毒灯”……这是比喻,更是责任。

    老党员邹罗全不仅是忠于职守的“环保灯”,也是“应急灯”“助航灯”。

    去年8月,成渝高速复线修至璧山,邹罗全所在村正处于复线隧道口施工范围内,全村80多户人家须全部拆迁。

    “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我们应该支持国家建设,要相信政府。国家给了我们合理的征地补偿,给我们很好的安置,还给了我们养老保险,我们要对得起国家!”邹罗全以党员、家族长辈的身份苦口婆心做工作,并在全村第一个将自家的小楼房拆了。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两个月就顺利实现拆迁,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当璧山县天然气公司管道铺设到马家桥龙井湾村遭遇阻力时,63岁的无职老党员杨忠浩毅然让施工掘土机第一个开进了自家“宝肋地”刨土动工。

    许多无职党员在解决当地急、重、棘手问题上,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3月,作为璧山县重大民生项目,县委县政府整治璧南河,重点关闭沿河工业污染和养殖污染源。璧南河畔的新堰村养鸭大户刘启明不愿关闭自己的养鸭场,57岁的党员戴启富就连续两个月找他谈心,宣讲环保政策和治污意义,终于做通了刘启明的工作。

    “‘灯盏工程’让每一个无职党员有事可做,更加自觉地做,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让群众更加相信党。”戴启富说。

    今年6月,璧山县委组织部下发文件,将“灯盏工程”进一步推广到全县机关退休党员中。

编辑: 徐珂

依法治国铸伟业——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也确立了法制建设的新方向。…[详情]

(红旗飘飘)是院士亦是战士——记解放军总医院的“院士群体”

面对战争,他们勇往直前。盛志勇先后参加抗美援朝和两次边境作战,穿越枪林弹雨、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受伤官兵。付小兵先后4次深入云南、广西前线参加战伤救治和战地调查,从事战创伤研究。 面对危险,他们迎难而上。“非典”期间,王士雯遇到一位患者急病发作,她立即口对口实施人工呼吸,使病人转危为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