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党员的故事讲不完--北京百姓眼中的共产党员

来源: 日期:2011-06-27

    “助航灯”刘礼贵很高兴资助过贫困孩子(6月8日摄)。生活于农村、社区,清一色中老年,无党内职务、行政职务和固定工作岗位……这是他们的共同概貌。然而一年多来,他们成了重庆市璧山县最耀眼的“社会明星”。“一个党员一盏灯、照亮千家和万户。”为了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强化无职党员的先锋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璧山从2010年3月开始在全县村(社区)党员中实施“灯盏工程”。在璧山,约13000名无职党员由此聚集在党旗下,万千灯火倏忽点亮,星星点点,遍及城乡……新华社记者陈诚 摄

    别看曾昭日现在在北京安居乐业,还娶了北京媳妇,其实创业并非一帆风顺。日昌餐馆第三家分店即将开业时,突然接到了拆迁的通知。那一刻曾昭日好像掉进冰窟窿,急得好几天没睡好觉。签了合同的员工都围着他问:“老板,你得赶紧想办法呀,不然我们就没饭吃了!”

    就在曾昭日一筹莫展的时候,西城区一位领导主动找到他说:“北京欢迎香港同胞来创业,更希望你们能在北京扎根。再大的事,有党、有政府呢!”后来,在什刹海街道的帮助下,日昌餐馆在平安大街开办了总店。

    “这个店,那气派、那地理位置好得很啊,我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曾昭日感慨道,“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帮助,没准我已经回香港继续当我的厨子去了。”

    曾昭日和员工多次为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捐物。朋友都问,你对救灾捐款为什么那么上心?曾昭日说:“我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啊!党和政府在我困难的时候帮助和扶持了我,现在国家有难、亲人有痛,我做点事情又算什么呢?”

    【心声】“共产党是讲信用的。”曾昭日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当年那些害怕回归,一心移民去其他国家的香港人,最近几年好多都回来了。现在,还有不少香港朋友向我打听,想到内地发展呢!”

    在北京生活多年,曾昭日从不了解党,到认识党、相信党、感谢党、热爱党。渐渐地,他萌生了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想法,于是主动找到什刹海街道党组织,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曾昭日兴奋地说。

编辑: 徐珂

(伟大历程)放眼世界揽风云——记跨世纪全方位外交格局

这个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画面,其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历史性嬗变。 世纪之交,面向新世纪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外交格局已基本形成。从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到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中国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调整外交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辟了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中国外交的重大战略转变,源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详情]

(红旗飘飘)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重庆璧山万名无职党员活跃在城乡

付世明1974年在部队入党,退伍后曾担任大队民兵连长、大队党支部宣传委员。1998年所在村被征地后,他一夜间改变了农民身份,也从有职党员变成了无职党员。 “‘灯盏工程’让我明白,我们在党内无职,但对社会有责。”付世明说,“我每天白天在这里值班七八个小时,职责是劝告所有上山者保护环境、严禁携带火种,让上山祭扫者登记个人信息。工作很枯燥、很寂寞。作为党员,就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