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航灯”刘礼贵很高兴资助过贫困孩子(6月8日摄)。生活于农村、社区,清一色中老年,无党内职务、行政职务和固定工作岗位……这是他们的共同概貌。然而一年多来,他们成了重庆市璧山县最耀眼的“社会明星”。“一个党员一盏灯、照亮千家和万户。”为了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强化无职党员的先锋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璧山从2010年3月开始在全县村(社区)党员中实施“灯盏工程”。在璧山,约13000名无职党员由此聚集在党旗下,万千灯火倏忽点亮,星星点点,遍及城乡……新华社记者陈诚 摄
第二幕:“我愿意延续这种大爱和坚强”
【故事】于晓姝是北京市卫生局党校的一名职工,2006年,为纪念在抗击“非典”中牺牲的白衣烈士,“救死扶伤”纪念坛在党校半山坡落成,于晓姝成为一名义务讲解员,为前来祭扫的同志们讲解。
“那天,有位同志前来祭扫,领导让我去讲解。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纪念坛时,那人正面对着纪念坛上的烈士雕像发呆。”
和往常一样,于晓姝一一介绍起每位烈士。当讲到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医生李晓红在救治非典病人时不幸感染,多次把转院的机会让给病人时,这个同志已经泣不成声了。他开口对于晓姝说:“姑娘,你刚刚讲的李晓红,是我妻子。”
“李晓红牺牲时只有28岁,而且是个怀有身孕的准妈妈。”说到这,于晓姝的眼圈红了,“感染非典后,她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了,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
每次医生查房时,李晓红都尽可能把自己的临床症状、用药反应讲给医生听,与医生一起分析病情。随着病情加重,她已经无法说话,但她还是艰难地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对病情的分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心声】“李晓红是位年轻的党员,生死关头,她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留给病人。今天,她身上那种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仍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们。作为一名卫生系统的职工,我愿意延续这种大爱和坚强,传承她救死扶伤的执著和理想。”于晓姝说。
这个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画面,其背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历史性嬗变。 世纪之交,面向新世纪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外交格局已基本形成。从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到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中国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调整外交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辟了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中国外交的重大战略转变,源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详情]
付世明1974年在部队入党,退伍后曾担任大队民兵连长、大队党支部宣传委员。1998年所在村被征地后,他一夜间改变了农民身份,也从有职党员变成了无职党员。 “‘灯盏工程’让我明白,我们在党内无职,但对社会有责。”付世明说,“我每天白天在这里值班七八个小时,职责是劝告所有上山者保护环境、严禁携带火种,让上山祭扫者登记个人信息。工作很枯燥、很寂寞。作为党员,就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