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飘飘)“党组织是我们最温暖的家”——记长春锦程街道流动党支部
新华网长春7月3日电 (记者马扬)窗外鲜花盛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208病房里,挤满了前来为河南籍农民工王帅捐款的农民工,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握着面额不等的钞票,默默地放进王帅床头的捐款箱。
红色的捐款箱上几个大字分外夺目:“锦程街道流动党支部捐款箱”。
“找到组织那一刻,我号啕大哭”
谈起这些年自己“寻找”党组织的经历,46岁的长春市锦程街道流动党支部书记姜顺难掩内心激动。
1996年,入党两年的姜顺因经济困难,一个人借200元路费从河南农村来到长春,干起了收废品的工作。
“在家乡我是个党员,经常参加党组织的学习交流活动,到这边后,离开了组织,心里空落落的。”姜顺说,“我从到长春的那一天起就想找党组织,可是咱一个收废品的,说自己是党员,怕影响党的形象,感觉很不好意思。”
2005年6月20日,姜顺收废品时偶然路过锦程街道锦程社区,在社区的公示板中,他看到了这样一段话:锦程社区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接纳流动党员参加。
“那一刻我高兴得浑身发抖,原来党组织没有忘记我这样的流动党员!”谈起那天的情形,姜顺仍很激动,“我一路跑到了锦程社区,一见到党总支书记赵刚就大声问:我也是党员,想参加先进性教育,不知行不行?”赵刚的回答让姜顺更加热血沸腾:“让你的家乡将你的组织关系证明寄来吧,党组织欢迎党员回家!”
4天后,一封来自河南省鲁山县瓦屋乡党组织的证明信邮到了锦程街道。“当我接到党办的电话时,天正下着瓢泼大雨。我一路狂奔,不到20分钟就到了那里,一见到赵刚,我就号啕大哭着说:我找组织找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人接纳我了!”
“那是一堂最深刻的党课。”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赵刚面色凝重,“当衣衫褴褛的姜顺哭着跑到我面前,述说自己找到组织后的激动心情时,我被深深震撼了。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一个农民工党员对党组织的无比热爱和信任,感受到了作为党务工作者身上的责任,也发现了自己工作的不足。”赵刚下决心把收废品的农民工党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回家”。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并列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去思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从培育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郭伟伟说。…[详情]
几年前的蓉中村却是一个“烂摊子”:全村2700人,土地面积仅一平方公里,资源匮乏,财力薄弱。 2000年,李振生当选村党委书记。他上任后,充分发挥“借”的艺术,采取城乡统筹共建的方式,与福建省电力公司、省农业银行等21家单位、企业共建,为蓉中村发展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起步的时候要靠输血,但最终还要靠造血。”李振生说。蓉中村党委经过研究制订了“工业兴村”战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