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东区的规划和建设,体现包容性增长与和谐社会,让群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受益,让人的因素在经济无限增长中起决定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现在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郑东新区建设过程中,包容性增长体现尤为明显。
包容性增长,简言之就是通过建设包容性城市,建立包容性城乡关系,促进实现包容性社会,注重全社会公平性,既不能让市场完全主宰一切,更不能让政府包揽一切,让经济在一个和谐环境中健康发展。
节约土地是东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之一。东区通过转变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潜力,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目标,使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东区在科学合理增加各项要素投入的基础上,同步提高对有限土地资源潜力的开发程度和生产要素投入,使土地利用更为持续。
东区按“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聚集”的要求,加强土地管理,有效控制土地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东区向时间要土地,加快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入速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使有限土地在短期内产生应有效益。向科技要土地,变外延扩展为内涵挖潜,依靠科技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尽可能用最少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使用价值。向机制要土地,严格管理,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不符合政策的项目坚决不准进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建立健全土地批后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土地出让合同履行情况,有效防止土地撂荒和烂尾楼现象出现。经营性土地100%招拍挂出让,形成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土地供应市场。
郑东新区的城市建设兼顾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在政府与市场、限制与引导之间寻求适宜的平衡,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关注起点和过程的公平。
打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发展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是郑东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为的是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成为全省社会和谐首善区,为经济无限增长打好基础。东区要求所有建筑项目要提供3家以上甲级设计单位设计的3个以上方案,为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东区的单体建筑体现出一楼一色。在东区,精品工程随处可见,仅郑州会展中心就获得“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结构金奖”“国家市政金杯示范工程”等四项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东区获得的国家、省、市级优质工程奖项115个,是郑州市精品工程最集中区域,构筑了东区独有的城市建筑景观。
群众真正从东区建设中受益,东区发展过程成了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风光迤逦、大美初成的CBD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休憩的魅力之城,众多雕塑竞相争辉,成为东区风景生动点缀。住在东区,创业在东区,已经成为许多外来人口的首选之地。
郑东新区,不仅仅是城市建设之美,还是每个相关者、建设者参与建设过程之美,这种和谐环境,最大限度发挥了人的主动性、创造力,推动经济无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