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郑东新区建设的思考与展望之八:创新管理的努力追求

2011-07-26 11:02:51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社区被称为社会和城市的“细胞”,社区建成并不是拆迁安置工作的终点,如何让“细胞”始终保持健康、活跃的状态,让“农民变身市民”后的幸福生活一直延续,是社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郑东新区的社区建设与管理,成绩不俗。始建于2002年的五州汇富社区,由圃田乡原东周村整体征迁而来。据社区居委会主任周云祥介绍,为解决拆迁农民的生计问题,历经两年艰难运作,该社区成立股份制公司,让原来的农民变身为股民;成立物业公司,让部分征地农民当上了物业管理者;打造五州精品陶瓷市场,五州玻璃一条街市场,80亩集体商业用地全部公开出租。整体转制的成功,确保了居民失地后不失业,而且家家是股东、月月有红利。

作为东区开工建设成立的第一家社区,阿卡迪亚社区率先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居民不出社区便可享受综合性服务。2009年9月,阿卡迪亚社区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郑东新区建成社区8个、村改居13个。

社区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对郑东新区而言,社区管理不仅仅是为打造一两个亮点工程,更要做好区域范围内所有社区的管理工作。

郑东新区的经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积极指导和配合,广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形成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模式;对于未设立社区居委会的新建住宅小区,分区域建立直管社区试点,逐步推广;建设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

(四)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新区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也是书写大写城市的过程;新区的“读者”群体,包括慕名而来的学习者、参观者,更包括栖居、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

对新区而言,创新社区管理,是对“小社会”的维护,在“小社会”之外,新区更要做好整体“大社会”的综合治理。

从2007年开始,郑东新区便开始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方式,将各区域市政管养工作整体打包,全国招标,建立起企业运作、政府监管的市政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引入国际一流管理公司,创建交通整治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实施城市管理的综合执法;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初步完成了“数字城管”和“平安东区”的融合对接;强化社会综合治理。

贯彻“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管理理念,面向民众,也要面向企业。郑东新区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引导企业树立诚信品牌,规范企业市场行为,鼓励和引导企业诚信管理,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作者:大河报记者 王 磊 郑州晚报记者 李 记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