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您当前的位置:中原网>>走出郑州看全国>>焦点新闻

郑州日报:经济与生态"比翼双飞"

发布时间: 2011-08-09 06:45:45     来源: 中原网--郑州日报

“填埋的垃圾经过发酵,产生沼气能源,可以用来发电。” 易志刚自豪地说,“仅填埋场一天产生的沼气就能发电12万度以上,这些电统一上国家电网,其电量可以覆盖一座小型的城市。”

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河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将大河西建成“中部最美新城”已成为先导区决策者和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

在没到洋湖之前,记者听当地居民说这里曾经杂草丛生,水患连年。而谁能想到,它现在已成中部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长沙绿肺”。

走进园区,木式生态建筑在绿荫中若隐若现,河中小鱼成群结伴,各类花卉竞相开放,十三座桥错落有致地排开,一派“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的迷人景象。

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象,洋湖湿地公园的最大特色则属再生水厂。据工作人员介绍,再生水厂采用“MSBR(传统二级生化处理)+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工艺及中水回用系统,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建设多级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真正意义上达到污水零排放。

园区总经理危建新介绍说,洋湖湿地公园的再生水厂不但为净化污水、保护水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运营成本比传统的工业化污水处理厂节约70%。也就是说,这种生态技术处理污水只相当于传统工业污水处理成本的30%。

洋湖湿地公园仅是生态建设的一处缩影。先导区三年来共投入生态建设资金60亿元,实现了坪塘老工业基地20家污染企业全面退出、26家非煤矿山全面关闭,核心区落后产能淘汰率达到100%,实施和完成了21个生态景观、生态修复和流域截污工程,大河西环境优势进一步提升。

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一座美丽新城正在湘江西岸、岳麓山下展露新姿。

经济与生态“比翼双飞”

早在先导区成立的动员大会上,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就说:“先导区的出路在于更新观念,聚焦突破,闯出一片新天地。”

长沙的未来看河西,河西的未来是长沙。近年来,在保护生态,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先导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齐头并进,取得了斐然成绩。

3年来,先导区共吸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4亿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600多个,引进项目近200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1000亿元。

3年来,先导区现代服务业风生水起,滨江新城商务商业中心、梅溪湖国际服务区、洋湖总部经济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四大服务业平台基本构建,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列居20位。

从新城建设到产业发展,到体制改革,大河西先导区3年来探索了新路径,创新了思路,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社会投资纷纷跟进,河西城市价值、城市品位迅速提升,成为全省经济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结构最优的增长极和推动长沙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全新的课题,并无成功经验可循。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从体制创新破冰,求真务实,果敢前行,正逐步打造成一张长沙的新名片,大步走向未来。

( 编辑: 主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