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原网>>新闻专题>> 传统文化

戏曲茶楼

发布时间: 2011-08-14 11:26:57    来源: 郑州文明网    

郑州的戏曲茶楼

茶楼,可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老舍先生的《茶馆》所讲述的故事,虽然已成历史,但茶楼或茶馆所具备的将生活压缩为一个日常景象的功能并没有消失。

郑州,并没有出现像北京老舍茶馆这样的经典地标,也没有苏杭地界那样的令文人不舍的茶楼,郑州的茶楼是什么呢,你不可能一句话将此说出,她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形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她们并不追求排场,前面搭出一个简单的舞台,面前摆上十多把桌椅,四面墙上悬着那些豫剧名家的照片,一下子将人和舞台的距离拉近了。

因了戏曲产自河南,郑州的茶楼也自己离不开戏曲,就如同二人转进了东北的茶楼一样,郑州的戏曲茶楼让郑州有了郑州的特色。

所有的茶楼都是人们生活另一个变奏,在此喘息,而让生活暂时离自己近一些、再近一些,还有那来自千百年以前的戏曲唱词,不让时光悠悠,也不可能了。

郑州茶楼的经营时间多是晚上饭后开始到夜里二三点,卖门票,只有在客人不多的时候,演员才唱点流行歌曲热身。有了茶楼的生意兴隆,也就少不了演员的财源广进。据说,很多有名的戏曲演员都是最早出自茶楼,反正历史上就是这样,那么多文人的诗词都是从这样的茶楼里传出,传进唐诗三百首里的也不在少数。

茶楼的演出方式,已经不像在剧场那样章法分明,所有的剧目都很生活化,比如《三哭殿》是说皇上给娘娘求情,把皇家帝王也表演得很家务事。演员们有时也临时编排一些家长里短的生活小戏,这样的需求促使了戏曲茶楼的兴盛。

坐在这样的茶楼里,耳边是熟悉或陌生的曲调和唱词,内心的那种享受只有在这个城市才有,千年前的古人想必也是这样生活着,也许一个回眸,便会看见灯火阑珊处的,正是自己。

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