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期望。
城市中的人们盼望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城郊的农民则更加渴望融入城市,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该如何做呢?
郑州的回答是:选择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将郑州建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
本世纪之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
如今,城镇化这部“改写人类发展进程”的“史诗级大片”也正在郑州都市区激情演绎,一幅和谐发展、城乡协调的宏伟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展开。
晚报记者 陈君琰 裴蕾 孙娟
关键词 千万人口大都市的保障能力
以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按照1500万人口大都市的标准,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
完成一户一表改造;开工建设柿园水厂、东周水厂和石佛水厂地下水深度处理等项目;规划建设刘湾水厂、南水北调配套水厂、桥南水厂等工程;建设一批热电联产机组、热源厂和分布式能源工程;开工建设南三环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双桥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选址建设第二垃圾处理场、餐厨垃圾处理场。
到2015年,城市供水能力达到每日162万吨,饮用水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热化率达到40%;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65万吨,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关键词 宜居环境
规划建设第二条引黄河水系工程,为城市水系提供每年4.73亿立方米的可靠补充水源,有效缓解城市水系水资源缺乏压力,并形成沿线新的水系景观带。
都市区生态水系:加快整治贾鲁河、潮河下游、枯河下游等未治理河道,扩大已治理河道水面,研究启动邙山输水干渠改造、须水河上游补源等水源工程,在适当河段规划实施生态湿地和滨水景观建设。到2015年,城市水面面积率超过4.5%,基本形成防洪安全、环境宜人和水景美观、舒适、散发自然气息的河湖健康水系。
森林公园群:加快构建以“两带、四区”为核心的森林公园体系,论证黄河及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2个绿色地带,打造郑州北部生态屏障和蓝色生态景观游憩廊道;合理布局30个左右的郊野森林公园,比如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四库一河”带状森林公园、郑州大枣石榴示范园等森林公园,形成滨河森林生态区、山水景观游览区、森林文化展示区、绿化博览观光区等4个生态区。到2015年,基本建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
城区公园绿地:推进中心城区已规划的综合性公园绿地建设,加强铁路沿线生态防护绿地建设;规划论证第二植物园、第二动物园、天地之中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绿地;按照500米绿地服务半径的要求,规划完善社区及街头游憩绿地系统,打造15分钟绿色宜居生活圈。
南水北调生态带:在总干渠市区段42.6公里两侧各200米范围内,规划建设南水北调景观带。在靠近市区主要出入口节点配置适量景观型绿地,在靠近居住区或人流量较大地区建设公园型绿地,逐步形成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的生态景观带。
常西湖生态园区:在常庄水库、西流湖区域建设城市生态公园,通过地形修整、水岸梳理、种植绿化,对西流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建成树林茂密、水草丰盛的生态型游憩绿地,营造城市“西部绿心”。
滨黄河生态带:围绕建设国家级黄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在东起雁鸣湖景区,西抵河洛景区,南起连霍高速和郑州北四环,北至黄河中心的9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打造集水利、园林、景区、产业、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综合体。到2015年,初步建成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会议、休闲度假、体育旅游、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经济生态林业等产业为依托,融合多种产业发展的新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历史注定将铭记,正在召开的市十次党代会已然被赋予多层而深刻的解读——
这是我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是一次强化共识、深化共识、固化共识的盛会;
这是一次提劲儿、鼓劲儿,奏响发展强音的动员会;党代会的场内心声与场外情景叠加绵延…[详情]
郑州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领导下,全市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为根本举措和首要任务来抓,坚持“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提升促发展,以发展成效检验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卓有成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互动双赢,经济总量五年完成了从2000亿元到3000亿元,再到4000亿元的“三级跳”。
在郑州都市区建设扬帆起航的关键时期,正在召开的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