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花园口旅游区,宋时曾在此建闸治水,渐成村落。明代在此修建花园并形成渡口,名花园口。1938年6月,日军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在此炸毁大堤,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花园口事件”。如今的花园口万亩沙荒变成良田,柳绿果红,鸭游鱼跃;全长5550米的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将军坝、铁犀牛、界碑、纪念碑、八卦亭、沙滩浴场等新老景点向游客叙说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在黄河大桥以东5公里建有黄河生态旅游区,由黄河大堤风景线、休闲娱乐园、牧草原、母亲湖、黄河自然风光区等五大景观构成。
花园口水利风景区,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8公里处的黄河南岸,距北邙山东去12公里处。民间传说,最早这里并不叫花园口。相传在北宋时期,黄河在这里决了一次口,官府组织大量民工费了几年功夫才把决口堵住。大多数堵口修堤的民工不少是灾民,早已无家可归,等把河水堵住,有的干脆不走了,他们就住在堵口修堤时盖的临时草庵里,据此开荒种地,成家养孩子,慢慢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取名叫桂家庄(寓意贵地)。后来随着黄河河道南移,从荥阳流出来的涸水(音heshui,老郑州人习惯叫作“枯河”,根据考证该河就是《二十四孝》中晋朝王祥“卧冰求鲤”的那条河)在此汇入黄河后,把村落也淹没了,遂成为黄河渡口。又过了好些年,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成了个热闹的地方。到了明嘉靖年间,黄河岸边许家堂村出了个吏部尚书,姓名叫许赞(俗称许天官)的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花园,方圆540余亩,种植四季花木,终年盛开不谢,远近男女争往游览观赏。后来黄河南滚改道,滔滔洪水,也把这座美丽的花园吞没了。当地人怀念此地才起名叫花园口。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不战即溃,拟仿效古代以水代兵,在此扒开黄河大堤,使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受淹,导致近391万人难民流离失所。如今的花园口瑰丽多姿,大河上下,蔚为壮观,才可名副其实地称作花园口。几百年过去了,许家花园早已被洪水淹没,古老的渡口也在上世纪80年代因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后永远地消失了,但没有了古花园和老渡口的花园口却永远地存留下来。
1938年,国民政府在花园口扒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淹死了八九十万人。由于这样的悲剧发生,这花园口才更加出了名。 花园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其非凡的历史。对于今天的郑州人来说,花园口是个镇,也是一个村,更是郑州市的北花园;对于治黄工作者来讲,花园口是黄河大堤上十几公里长的一段险工;史学家和人文学者眼里的花园口,则是国民党三八年扒开黄河大堤的地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郑州市内要问花园口,知道的人会这样告诉你:“顺着花园路一直向北,当你看到黄河的时候,你脚下站的地方就是花园口。”
景区远眺花园口旅游区,是2002年经国家批准的第二批著名水利风景区和黄河对外宣传的窗口,目前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区。景区东西全长10余公里,占地面积600余公顷,景区主要景观和游乐项目有:将军坝、镇河铁犀、扒口处遗址、黄河公路大桥、花园口水位站、花园口水利枢纽遗址、渔家乐、黄河漂流、沙滩泳场、以及骑马、狩猎、快艇、电子激光游乐等10大类50多种娱乐项目。
花园口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花园口决口事件”发生地。也是黄河下游的起始段,这里河面宽阔,气势磅礴,属于典型的游荡型河段,具有宽、浅、散、乱等特点。河势变幻多端,是观赏黄河的最佳去处。花园口还是绵延数千公里,号称“水上长城”的黄河大堤南岸的起点,她代表了黄河下游治理的最高水平,是黄河治理的窗口,同时还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黄河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发挥个人才干的场所。
花园口是黄河的缩影,也是展示黄河文化的一个窗口。名臣、河神、将军坝、镇河铁犀、黄河号子、美丽传说……,黄河文化在花园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