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杨华民将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排好让出人行通道。
昨天早上,尽管下着雨,可是金水区畅通办组织的文化路办事处辖区的交通文明志愿者,还是冒雨在农业路与花园路口上岗。
尽管动作有些放不开,可看起来还是像模像样。
杨华民给他们打了很高的分数,并表示:“很支持这样的行为,每个志愿者都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
除了这些,老杨的忠实粉丝还多次打电话来表示自己也愿意“为咱们郑州的交通出一份力”。
二三十人冒雨来路口跟民警一起值勤
昨天早上,花园路与农业路口多了二三十名交通文明志愿者。
戴着红帽子的志愿者分布在路口的4个方向,有的举着小旗,有的则拿着大拇指标志的“文明出行”的标牌劝阻逆行的电动车。尽管动作有些放不开,可看起来还是像模像样。
上午9点,忽然又开始下雨了,可大部分志愿者还是坚持守在路口。
经过一上午的体验,杨华民给他们打了较高的分数。“我很支持这样的行为,每个志愿者都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对自己今后的行为也是一种约束。”
用“口袋效应”管理路口电动车逆行
对于路口的交通,杨华民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称之为“口袋效应”。“在进出口处把好关,就不会出现大量电动车逆行的现象,路口乱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据杨华民介绍,最难管的就是电动车,如果让志愿者守住进出口,交通协管员劝导,最后民警再对个别现象进行纠章,这样层层分解下来,路口秩序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已经在实验了,现在初见成效,还要继续改进。”
利用休息时间为人行道搬出一条路
除了指挥交通和劝导外,杨华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把人行道清理出一条路。每天他只要有空儿,就要把路口东南角向南100米的人行道和盲道上的电动车、自行车归放整齐。
昨天下午,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搬人行道上的电动车,搬过的地方已经整整齐齐,并排走人都没问题。
“以前还会去搬路北商场旁边的车,但是现在附近的看车人和保安都会帮我搬。”杨华民说,他这样做就是想呼吁和发动更多的人,更加自觉。“现在已经有所改善了,我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一个粉丝多次打电话要求来跟他一起站岗
杨华民的电话响起来,这是个老相识了。
“他还是想来当志愿者。”挂了电话,杨华民笑笑说,有个警校毕业的学生,已经不止一次给他打电话,主动要求来岗上值勤。
他叫刘超,25岁,老家在安阳,去年在郑州一所警校毕业,当一名交警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愿望。目前,刘超有一份工作,比较轻松,时间上也没有太多要求,所以就萌发了想来当志愿者的想法。
刘超说,2009年,他从媒体的报道中认识了杨华民,很快就被他的敬业精神打动,亲眼看到后更是被吸引了。今年上半年,他主动来岗上当了一名交通志愿者,整整干了两个月。“他是我的偶像,我很佩服他,我觉得他的职业特别神圣,我会在空余时间来帮帮他,因为我也想为咱们郑州的交通出一份力。”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