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日前在头条播发了《湖南衡阳:抗旱中分水的故事》,节目中的画面、同期声全部来自基层,由三四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从不同侧面来讲述抗旱分水的故事,平实自然,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让“平头百姓”上头条,是一种胆识、一种气势、一种导向,看起来鲜活亲切,读起来精神振奋。
让“平头百姓”上头条,是时代的新要求。各类媒体的头条位置以往常常被反映领导活动及有关会议的报道占去大半,而反映基层群众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报道比例相对较低,平头百姓登上新闻头条的概率并不高。今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相继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笔者所在的湖南省衡阳市也开展了“百名记者走百村”活动,将不少基层群众的感人故事搬上了新闻媒体的重要位置。眼下,中宣部等5部门又部署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倡导记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实在振奋人心,这是新闻界落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新举措,也是时代赋予新闻界的新要求和新内涵。
让“平头百姓”上头条,是群众的新期待。新闻单位通过报道领导人的重要活动等来推动工作,指导实践,鼓舞士气,原本无可厚非。但凡事均有两面性,一定不可过多过滥,让读者、观众久而生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们的记者多深入基层,多与他们接近,就一定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新闻。
让“平头百姓”上头条,是新闻发展的新方向。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子才能心贴心。无论社会环境怎么变化,工作条件如何改善,采访手段怎么先进,记者们都应该深入基层“抓活鱼”,多让“平头百姓”的故事在媒体的重要位置拥有一席之地,多把镜头对准普通的劳动者。同时,以敏锐的眼光升华报道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报道内涵,不断回应时代的新要求、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改变新闻的老模式。
让“平头百姓”上头条,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单位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播发了一批散发泥土芳香、饱含质朴情感的好稿子,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文风,各地媒体不妨一试,将媒体与群众的距离越拉越近。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