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膨胀压缩理论
膨胀压缩理论是在对区域、企业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后来笔者将其归纳为膨胀压缩理论。膨胀压缩理论包括临界点、膨胀阶段、压缩阶段。
1.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某个区域或集合在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数据点。笔者把临界点又称为5%理论。比如一个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是5%,或者一个企业的销售总产值增长5%,这对一个区域或一个企业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点。如果一直保持在5%以上,那么区域和企业是呈膨胀发展状态。反之,如果处在5%以下,其区域和企业将呈压缩下降状态。
对于区域和企业而言,掌握5%的增长点,是管理运作的关键。中国近30年来,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均突破了5%,处于一个膨胀大发展的时期。而日本近20年年均不足5%的增长率使得经济整体表现非常低迷。由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性,使国家很难面临极端的破产局面,所以陷入压缩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是经济萎靡不振,社会失业率比较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对于企业而言,低于临界点而进入压缩阶段,其后果往往是破产倒闭或重组。这种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保持区域合适的经济增长率是多么重要。中原经济区在未来的规划实施阶段,应确保增长率处于临界点以上,而区域内的国民生产总值要更多地放在节能环保、绿色增长上,唯有如此,中原经济区才不至于步工业阶段发展的后尘。
2.膨胀阶段
膨胀阶段是区域或企业处在临界点以上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经济活跃,资金相对充裕,就业比较充分,经济通常通过投资或出口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膨胀状态,社会组织大量增加,产出能力不断增强,汇集到区域内的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乃至于理念都极为丰富,这一发展阶段的统计学数字往往因为发展速度过快而出现失真。
中国在前几年均出现了年均增长率过高的局面,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承担了极大的压力,这是膨胀阶段的典型特征。中原经济区在规划中要营造快速发展的路径,同时还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3.压缩阶段
低于临界点的这一发展阶段,称之为压缩阶段。压缩的力量更多地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可以理解为中心的黑洞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机械压缩。
压缩阶段由于增长乏力,社会经济运行紊乱,没有增长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陷入了恶性循环,当前的美国经济就表现为这种特征,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刺激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经济体更多会采取外部的针对性措施,如增发国债、加大投资,减少税收、刺激经济等,就是这些措施,有可能会使主要经济体陷入日益剧烈的经济漩涡。
而企业如果增长率低于5%,很快就可能遇到大问题,一旦遇到大问题,其死亡的速度和创生过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由小到大创生的过程也许需要10年,但是死亡的时间很可能只需两年。压缩阶段的这种特征告诉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过程中,一定要寻找一些具有中长期的路径,而不能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追求短期利益偏偏是不少区域和企业的嗜好。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一个重要的经济区,提出之后就要研究定位、发展手段、支持措施等,要利用创新的规划理论解决过去规划中存在的明显不足。
针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定位,除了“服务业创新发展基地”、“交通信息物流一体化中心”、“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之外,笔者重点提出两个建设和发展目标,即“二元平衡社会综合试验区”和“文化产业改革综合试验区”。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