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第一个问题,如何加快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
加快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撬杆在哪里呢?就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运用资本市场。
为了构建现代产业支撑体系,需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这里的一个重要战略性措施,就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并善于利用资本市场。趁现在“非公经济新36条”公布,河南要把资本列入河南省新兴产业,并把河南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推入资本市场,包括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要争取郑州作为第三板的试验市场。如果未上市的企业在郑州有一个产权交易的场所和融资平台,自主创新就来了。
第二个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内需?
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内需的撬杆在哪儿呢?根据我最近几个月的研究,我认为,撬杆就是给农民发产权证,给农民的房子发房产证。
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中最重要的一环。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农业产业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给农民的住房发产权证,让农民有财产性收入。
在这个方面,外地有很成功的经验。上海市嘉定区的农民搬入新村以后,每家农民把原来的宅基地都交了,每户有三套房子,分别是60平方米、80平方米、110平方米,家里人多的,就保留两套,出租一套。家里人口少的,就住面积小的,把大的租出去。
山东威海的一个农民小区,名字很有意思,叫小城故事社区。每个家庭都有两套房屋,自己住一套,出租一套。这些房子,都还有停车库,就是租给城里人的,这样,内需马上就扩大了。城里人可以来这里租房子,当农民有房子可租的时候,中国城市的住房问题解决了一半。
我在山东莱阳考察,一个村的农民都有房产证,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房产证不是房地产管理局发的,而是城乡建设局发的,这个房产证可以在农村信用社抵押。还有烟台龙口的模式,即与企业合作,企业融合了几个行政村,产权证是企业发的。企业经营,农民土地入股、分红,愿意工作的安排工作,有各种社会福利。
有了房产证,农民就有了财产性收入,内需就扩大了,这样也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第三个问题,如何缓解就业压力?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缓解就业压力的各种办法中,大力扶植微型企业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在这方面重庆有很好的经验。重庆市的做法是,包括投资者本人在内20人以下、创业资本金在10万元以下的列入微型企业。那么,微型企业解决了哪些人的就业问题呢?主要是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城市下岗工、残疾人、库区移民等,而政府给予减免税费、财政补助、职工培训、贷款担保、登记注册和银行开户简化等手续。
大力扶植微型企业,可以掀起全民创业热,而创业热又带动了就业。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全国的中小企业有1000万家,假如这些中小企业多雇五六个人,这一下子就是五六千万人;微型企业多雇三至四个人,也将带动一大批人;而全国3000万个体工商户,每一户雇佣一个帮手,他们可能是亲戚的孩子、朋友的孩子或者是街坊邻居的孩子,这又是3000多万人。这样,全国一下子可以增加一亿人就业。
再说,年年还有新创办的企业,他们也要用人。这样,城镇化,解决就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做的一个关键是政府要尽最大能力给予补助,把地方权限内的收费全部免掉,解决不愿和不敢投资以服务业为主的微型企业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工农业如何协调发展?
对河南省而言,我认为工农业协调发展主要依靠三条措施。
第一,通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使农业高产、稳产,同时使农业生产的加工链延伸,增加附加值,既提高农民收入,又增加就业。
第二,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使河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发挥出来,保证货物畅流,无论工业、农业都将因此受惠。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和科技咨询服务业。
第五个问题,如何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作用?
进一步发挥城市作用的撬杆在哪儿呢?撬杆就是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包括文化、教育和医疗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农民进城。也许老人不想搬,可是你不搬孩子要搬,因为生活便利啊,看病方便啊!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潜在市场,中国城镇化2009年是46%,今后,每年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1000多万人(包括老人、青壮年、学生和幼儿)进城。这就要求城市多建住房,多办学校医院,多拓宽和多修道路,并多建设水电气暖、环保、环卫设施等。这么大的潜在市场,只有中国有,足以维持中国30年的高增长率。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城乡一体化都是双向的,农民进城,城里人也下乡。中国目前还是单向的,只有农民进城。从发展趋势讲,可以将重要城市做试点,实行双向一体化,农民可以抵押房产证,带资进城;城里人也可以带着技术下乡,他们可以投资农业,建立起大规模的养殖场、农产品加工厂。资本下乡、人才下乡,将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也会大大提高。
对于河南来说,要做强做大郑州市,让郑州市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在促进城镇化过程中,使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农村新社区协调发展,使文化建设走上一条有中原特色的道路。
第六个问题,怎么解决生态平衡问题?
解决生态平衡问题的撬杆,就是要深化集体林权制改革。
通过集体林权改革,使林区水土保持好,使绿化面积扩大,对于河南来说,有助于促进黄河中下游地区和淮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平衡。
下一步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深化林权改革,调动林农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和生态建设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只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搞好了,就会掀起农民自觉绿化的高潮,从而保持生态平衡。
(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教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来源:企业观察家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