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天空飘着密密的雨,瑟瑟秋风穿透秋装带来阵阵寒意。晚9时许,记者来到郑州火车北站,这个亚洲最大最繁忙的货运编组站,了解货运提勾员鲜为人知的工作。
郑州北站是中国铁路的“心脏”,昼夜不停地集结、编组、运送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而位于北站核心地位的驼峰作业区,则是“心脏”中的“心脏”。在这里,来自东西南北的货运列车被按照目的地分成不同的节数和暂时停靠道位,相同方向的车皮重新组合成新列车驶向全国。而提勾员的工作,就是在作业区把需要重新编组的车厢从整列火车中分离,使车厢按照不同的目的地驶往不同的编组铁道位置。对于全国铁路货运来说,这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岗位,不允许出现丝毫的错误,更不能有延误。
记者走进值班房时,夜班调车长魏军正在接调度室的指令。徐徐前行的列车边,没来得及换雨衣的提勾员正按照指令,熟练地提动列车之间的连接勾,将一节节货车从整列火车中分离开来。“咔嚓”“咔嚓”“咔嚓”……不分白天黑夜,不论春夏秋冬,简单而枯燥的动作,提勾员每天都要重复上千次。“一个班12小时,最多时通过列车70列,随着列车前前后后在碎石路上不停地走,不停地提拉,一个班要走十几公里,一个月就磨破一双手套,鞋子也撑不过三个月。现在还好,冬天雨雪地滑,靠近列车时更不敢有丝毫大意。”魏军介绍说。
采访中,魏军和其他提勾员们不停地从值班室进进出出。“从晚8点到早8点,不瞌睡吗?”“忙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工夫瞌睡,咱干的是责任活呀。”
“2004年大年三十,温家宝总理就是在这里勉励我们认真工作,多为全国铁路做贡献。”魏军和同事们的言语中,流露的是对岗位的热爱。走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回望路灯下提勾员躬身作业的身影,记者似乎明白了全国铁路为什么会在这里有如此强劲的脉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