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未成年人
建成48个乡村学校少年宫
2011年,作为创文前置条件,郑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顺利达标并取得优异成绩。
2011年,郑州市先后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巡讲进校园”和“心理健康成长指导巡回报告进校园”系列活动、“迎‘七一’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和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等活动。
2011年,郑州市加大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48个、“心理健康辅导中心”17个,服务未成年人32000人次。
郑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被评为“省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示范点”。据统计,2011年先后对各县(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奖补资金158万元,对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奖补资金120万元。
全市开设“环卫工人休息点”
2011年5月,郑州市启动“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行动”,推动全社会兴起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热潮,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社会各界纷纷向身处城市建设一线的农民工捐款捐物、提供就业机会等。
11月,郑州市开展“环卫工人休息点”共建工作,号召爱心商户、沿街单位为辛勤在街头工作的环卫工人提供歇脚之处,让他们口渴了有地方接杯水,天气不好的时候有地方避避雨雪。2012年1月25日前,郑州市各区将建设600个环卫工人休息场所,从根本上解决环卫工人休息场所少的问题。
除了农民工、环卫工外,郑州还在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流动儿童、低收入人士等弱势群体。
这些行动成为温暖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
关键词 道德模范
1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1年,郑州市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快速发展,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活跃,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扶残助残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队伍,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倡导文明礼仪、维护公共秩序、提升社会服务、改善城乡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8月,全市各行业、各部门联系的志愿者队伍人数已达42万余人。此外还有一大批活跃在民间自发的志愿服务组织。
2011年,郑州的公民道德建设硕果累累,道德之光闪耀绿城。
为推广郑州市道德模范学习、宣传的经验,中央文明办先后于6月14日、6月16日在郑州举办“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郑州专场、“道德的传承——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河南郑州)现场交流活动”,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郑州市推荐的沈战东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胡大白被评为“第三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樊海风被评为“第三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1年,郑州市有16位个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凡人善举得到传递和彰显,李老发、朱凤奇、吴建平、张粉仙等普通人身上的道德力量筑牢了城市和谐的基石。
关键词 圆梦
创文,郑州一直在路上
9月初,农历中秋节前的一周时间,郑州顺利接受了国家考评组的检查验收。
11月28日,中央文明委公示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候选名单,其中,郑州列公示的9个省会、副省级城市第6名。
12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命名表彰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郑州如愿捧到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奖杯。这一刻永远定格在郑州城市发展史上。
800多万人的郑州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等一长串头衔后面,又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头衔:全国文明城市。
这是郑州的一张宝贵名片,赋予了郑州3600多年的文明以新的时代内涵。
这一称号极大增加了郑州这座城市无形资产的价值,对于充分发挥郑州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在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促进社会文明和谐过程中的示范引领效应,必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