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郑州都市区概况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31 11:55:41   来源:河南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郑州都市区建设全面启动,前景诱人,以实际行动为建党90周年献礼。

  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要把郑州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提出,郑州要思考和谋划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建设郑州都市区,提升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贯彻“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深入研究谋划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力争到2015年,郑州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从目前的18.2%提高到20%,到2020年达到或超过25%,建成千万人口甚至2000万人口的大都市,在全省的首位度进一步提高,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支撑和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更突出地发挥龙头、重心和示范带动作用。

  郑州都市区是以中心城区、郑州新区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以一体化的规划为指导,以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生态型为发展路径,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快速发展,促进各功能区间相互联系与协作,构筑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产业特色突出、社会和谐友好、承载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化大都市,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建设郑州都市区是个中长期的战略任务,其大致轮廓可以勾画为:

  发挥“三大作用”,突出“三化”协调,实现“三大目标”,实施八大推进举措,建立支撑体系,建设“六城十组团”,努力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先行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一)发挥 “三大作用”

  围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建设郑州都市区,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加快富民强市,全力改善民生,建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宜居郑州;加快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按照高质、高端、高效的方向,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建设现代城镇体系;发挥中原经济区交通节点新优势,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枢纽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不断拓展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设开放型活力城市;以具体促跨越,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法治和服务政府。

  (二)突出“三化”协调

  “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要求,郑州都市区建设要将其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就是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牢牢把握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以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优先、发展都市农业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实现“三化”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牢牢坚持工业在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工业化促进服务业和城镇化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增强都市区的服务和承载能力。都市农业一端连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另一端则连着都市农产品的保障和市民休闲观光的需求,是郑州市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要结合城市市场需求,遵循农业发展规律,用工业化的组织模式、景观化的规划设计、生态化的思路理念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

  (三)实现“三大目标”

  城市化目标:至2020年,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以上,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面积为8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

  首位度目标:至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GDP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至2位。

  区域中心地位目标:至2020年,实现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的3小时铁路出行圈,形成“三横三纵”的高速公路网骨架,形成以郑州为核心“30、60、120、150”分钟的中原经济区交通辐射圈,航空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空港,全国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

  至2020年,由工业大市转变为工业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进入全国35个大中城市前10位,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至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名前移2至3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完善的物流网络,重点接办国际性、全国性大型展会,形成若干知名会展品牌,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集团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

  至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占GDP比重达到4%,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以上,进入全国创新能力50强前10位,成为全国区域性创新城市。

  至2020年,进出口总额(市属及以下)达到500多亿美元以上,力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郑设立分支机构增至100家,经济外向度达到25%左右,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和国际陆港。

  至2020年,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分别达到100万人次和2亿人次,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人文和自然相互交融的国际旅游与文化名城。

  同时,建成人民富裕、和谐文明的都市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0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5%;万人拥有医疗床位60张,平均预期寿命77岁以上。

  (四)实施“八大推进举措”

  一是加快郑州新区建设,更好地发挥其样本作用;二是加快中心城区提升改造,使中心城区功能更加完善;三是加快宜居城市组团建设,打造城市组团发展新亮点;四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产城融合新高地;五是加快卫星城镇融城发展,着力培育外围城市组团;六是加快城郊村合村并城,避免城郊村再变成城中村;七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培育小城镇;八是加快都市农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五)建立支撑体系

  建立综合交通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能源支撑体系、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科技创新和信息支撑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特色鲜明文化支撑体系、生态环境支撑体系、社会保障支撑体系。

  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战略层面来看,郑州都市区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顺应了城市化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郑州的要求,体现了郑州自身发展的连续性,体现了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热切期盼。

  (一)郑州都市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二)郑州都市区建设是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

  (三)郑州都市区建设是呼应和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四)郑州都市区建设是发挥省会城市作用的基本要求

  (五)郑州都市区建设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从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郑州都市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顺应城镇化规律实施组团发展的需要。

  二是整体规划、合理分工、避免雷同的需要。

  三是避免城郊村再变成城中村、解决城乡接合部跨越发展的需要。

  四是产城融合集约用地的需要。

  五是增加低价位供给,用发展的方法调控房价的需要。

  六是科学经营城市、实现城市收益最大化的需要。

  七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需要。

  八是扩大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的需要。

  郑州都市区建设要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将认真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特色发展优势

  郑州都市区所在地区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郑州都市区具备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地位,成为郑州都市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彰显城市个性、打造特色鲜明郑州都市区的得天独厚资源。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要有效激活沉睡的历史文化宝藏,积极融入和彰显郑州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特色发展路径

  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只有大量农民被转移到城镇就业,留下少量的农民经营更多的土地,才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城镇化有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汇集人才、科技、教育等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据统计,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因此,未来发展最大的内需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要牢牢把握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把城镇化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城镇化为龙头,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三化”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三)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特色发展举措

  都市区建设的关键在于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必须将项目和资金运作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中。切实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好“十百千”跨越式发展支撑项目。

  (四)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优先和都市农业发展,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特色发展支撑

  一个城市的发展一定要有产业作支撑。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优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五)坚持民生优先、环境优先,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特色发展动力

  建设郑州都市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民生本身也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

  在改善民生方面,除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外,要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

  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两年内实现市区优质学校招生能力翻一番的目标。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力争三年内实现优质医疗机构床位数量翻一番的目标。

  实施就业创业提升工程,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安置工作。

  实施安居保障工程,加大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和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住房、低收入家庭买得上经济适用住房、新就业及外来务工人员租得上公共租赁住房的目标。

  实施“畅通郑州”工程,力争交通状况持续得到改善,3至5年内基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实施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

  实施市民菜篮子工程,扶持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蔬菜种植,建设农贸市场、钟点蔬菜早市和实施“两店进社区”工程。

  实施富民强市工程,建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理念创新和路径探索

  对于郑州来说,都市区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汲取国内外既有的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更要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发展路径,坚决扫除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打通影响发展的制度瓶颈,改变束缚发展的陈旧规定,闯出一条具有郑州特色、符合郑州实际的、科学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之路。

  (一)以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先行实现土地先增值后出让

  (二)以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最大化带动城市综合效益的提升

  (三)以规划的刚性和动态性互补实现规划更管用、更有效益

  (四)以公益性设施、基础设施、集贸市场、部分工业用地、预留绿地等方式辅以远期规划变更,实现土地储备、土地增值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

  (五)以宜居组团的发展理念贯彻组团发展、以人为本、交通优先的城市发展思路

  (六)以统一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实现一体化推进

  (七)以郑州新区的先行先试实现块状突围

  (八)以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和谐稳定

【 作者:  编辑: 刘丽雅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