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村”农民的心声
你想不想老家?在南阳市南召县南河店镇幸福新村调研时,省委书记卢展工问金红玲。她因为南水北调离开淅川,如今在这一社区型新村生活。
金红玲说:“俺老家淅川山清水秀,丹江水很甜,捧起一口就能喝。刚开始也常常想念老家,但老家赚不了什么钱,房子也不值钱。”
这是很多农村人的普遍感受:虽然山清水秀,景色不错,但没钱,也赚不了钱。而更多的农村,连山清水秀都没有,随着青壮年劳力的外出打工,留守的“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无法撑起农村的建设,以致愈发破败,毫无生气。
金红玲这样描述“新家”,“来到这儿后,我们自己花了5万元钱就买下了这191平方米大的房子,现在都值20万元了。俺开的这个小日用品店,外加打工一年能赚四五万元呢!俺们新村水、路、电、沼气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上学、就医、村民就业都很方便,俺们农民也逐步变为市民啦!”
“逐步变为市民”,这是农民的心声和期待。
一个破解发展难题的良方
金红玲对“新家”的感受,正是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
一方面,河南有一亿人口,人多地少;城镇化率低,2011年年底河南只有40%,低于全国近十个百分点。怎么办?这是结结实实摆在面前的发展难题。
另一方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粗放式”使用,农民期待增收致富,期待像城里人那样享受到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假如他们可以从农民转为市民,可以享受城市完善的公共服务,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方式,相信都会有金红玲一样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让农民就近富裕,就近城镇化,不仅符合河南实际,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发展难题。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