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坚信雷锋精神不过时
为把雷锋精神传承给后代,陈国辅走遍了兴文县62所中小学,为孩子们讲述雷锋的故事。
“有时候会有人质疑,说雷锋是编造出来的。”每每听到这些质疑,陈国辅总要苦口婆心说服大家:“我就是最好的证人,雷锋那些事迹都是真的。”
“雷锋就是校外辅导员,我现在也是。”如今,85岁的陈国辅是兴文县8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最近两年,陈国富还当上了网吧义务监督员,每天都要到网吧走走,看看有没有未成年人进出。
“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永不过时。”陈国辅认为,在新的时代,雷锋精神应该有新的内容和意义,青少年在节假日去帮忙打扫城市卫生,去敬老院帮老人洗衣做饭等等,都是学雷锋的表现。(记者张菲菲)
探访成都学雷锋档案:20年前学雷锋重实践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贡献,把雷锋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和服务社会中去……进入上世纪90年代,学习雷锋的氛围已经跟之前的30年有所不同。“雷锋精神”四个字不再那么普遍地被提及,“学雷锋、树新风、做时代新主人”的主题活动,开始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广泛开展起来。
成都市档案馆内保存的1991年6月30日共青团成都市委关于《成都学雷锋活动的侧记》中曾统计,仅6月30日这天,成都市就有1500多名团员青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在厂区、在岗位,团员青年们清除垃圾、美化环境、义务献工;在街头、在社会,团员青年们慰问老人、宣传《道条》、为民服务。
“这天下大雨,但广大团员青年仍然积极投入到学雷锋活动中来。”据该篇活动侧记记载,成都铜材厂团总支将清扫一环路的计划改为在工厂内治理脏、乱、差,当天团员青年共清除场内废物、垃圾3吨多,清运铁架、铁棒2吨左右,清理厂区“死角”十三处。
“我的办公室里就放着一个‘雷锋杯’,是老婆送我的生日礼物。”昨日,成都市民李先生晒出了他的“雷锋纪念品”——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墨绿色搪瓷水杯,“这个杯子我已经用了一年多了。”
李先生是个80后,一向自诩为“潮人”的他,对妻子送的这个“雷锋杯”爱不释手。“不仅因为‘雷锋杯’很潮,还因为我们这代人对雷锋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感情。”李先生至今依旧记得小学时的课文《个人服从集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雷锋在没有演出任务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连队后勤工作的故事,“当时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就主动承担了班级的擦黑板工作,干了整整一个学期。”
同时,李先生还分享了他改编的“雷锋体”。李先生说的改编版本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是对工作的努力进取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能力,投入到无限的努力进取中去。”(记者王蕾)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