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宋丰强接受央视采访 今年他把农民新九盼带到全国两会

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日期:2012-03-02

    以下为宋丰强农民增收有“九盼”的具体发言

  尊敬的温总理,各位领导:

  我是一名来自河南郑州基层的委员,从小在农村长大,长期在农村生活,地道的农民出身。在改革开放大好政策下,我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并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在我所从事的行业和领域仍与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这么多年来,我时刻关注着农村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和政府各种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种田不仅不用交税了,而且还能从政府得到好几项补贴,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农民不敢想的事情。农民的日子比以前红火了,越来越有“奔头”了。现在,农村的路比以前好走了,好多村庄通了水泥路或柏油马路;以前吃水很难的一些村子,洁净水也喝上了,有的还像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农村沼气池也建起来了,有了沼气烧水做饭发电,就不用再上山砍树当劈柴烧了;有了“新农合”,看病也不用那么犯愁了;小孩上学学杂费免除了,“书包”不再是负担了;低保制度建立了,最低生活费开始有保障了;“新农保”政策出台了,农民社会养老也有希望了。去年我参加政协经济委“三农”课题的调研,农民形象地把这些变化概括为:“种粮不交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算贵,走路不太累,养老靠社会”。我想,这些都归功于党和政府正确的农村方针政策,归功于连续7个年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归功于党和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当然,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现在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尤其是农民收入与城市相比还是差得比较远。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到了3.33:1,绝对差距突破1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5000元。我理解这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是统计上的平均概念,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之间也是不平衡的。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郊区的农民收入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比较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则还比较苦;一些农民家庭相对比较宽裕,一些家庭则过得还很“紧巴”;还有一些国扶重点贫困县的农民,更为艰难。我有幸先富起来了,但更希望农民兄弟都较快地富起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走共同富裕之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民群众也有着强烈的致富愿望,我把它概括为农民增收有“九盼”:

  一盼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保持稳定并继续下去。有些农民比较担心的一个事就是政策多变。以前有句顺口溜,叫“党的恩情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党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的确,政策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合理变化,但农民总是希望吃上“定心丸”,盼望如今的农村好政策保持下去,并且越来越好。希望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的政策落到实处,并向农业大省、产粮大县和种粮大户倾斜。

  二盼农业补贴标准继续提高,补贴范围、品种继续扩大。现在每亩地农民一年领到的各项补贴大概一百五六十元,农民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但期望今后得到的补贴更多一些,实惠更多一点。

  三盼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再提高一些。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实现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还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希望通过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使粮食价格能同居民收入保持协调增长,让种粮农民增产就能增收,获得合理的种粮效益。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