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原网>
注册登录

弘扬雷锋精神:一个人与一座城市

2012-04-16 09:47:17来源:新华网
字号  

在龙迥塘小学的第一堂课,当年和雷锋朝夕相处的师生们还清楚地记得,雷锋向语文老师请教,一笔一画在作业本上写下“毛主席万岁”。这个年仅10岁的儿童,从心底里感谢毛泽东主席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

1956年夏,雷锋小学毕业。湖南雷锋纪念馆至今仍珍藏着雷锋在当年7月15日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系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衣的雷锋说:“我小学毕业了,将来,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当一名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

1958年春天,长沙决定在望城沩水河畔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荒芜的湖沼地,变成鱼米之乡。雷锋拿出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20元钱,捐给农场购买拖拉机,共青团望城县委为此发给他一张“热情捐献人民币二十元整”证书以资表彰。时任望城县的领导当即决定,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高等小学”文化的雷锋苦学了一个多星期,就可以熟练地开着拖拉机驰骋在田野上。雷锋是长沙市望城第一名拖拉机手,这是当时万众瞩目的工作!

治理沩水工程的数月间,雷锋除了开拖拉机,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收获。在《雷锋心语》一书中,就收录到他在这段时间写的七篇诗作。其中《啄木鸟》诗情中蕴含着理,音韵中搏动着心:

把自己当作啄木鸟吧!/用辛勤而艰苦的劳动,/为万木除病灭害,/使树长得挺拔参天,/绿化原野,/造福人类!

1958年,雷锋还写下处女作小说:《茵茵》。可惜雷锋的诗歌与小说创作并没有延续下去,他的天资聪颖和满腔热血都倾注在日记上。

一位作家曾感慨:“《雷锋日记》曾激扬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修辞。”

1958年9月,雷锋离开这座城市后,开始了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当他再次归来,已经变成一座伟岸的塑像。

入伍后的雷锋,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渐渐地,“雷锋”成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代名词。

年轻的雷锋,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他生前所在部队,被百姓称为雷锋团和雷锋班。如今,雷锋班的战士们依然沿用雷锋生前所开的账户以他的名义为灾区和有困难的人捐款,每年去孤儿院为孩子们过生日。在部队门前的雷锋像下,总会有人不断地摆放上鲜花。

雷锋是崇高的,也是平凡的。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参观,游客从文物陈列中能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雷锋。他爱拍照片,骑过摩托车,穿过皮夹克,戴过进口手表,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离湖南雷锋纪念馆不远的“雷锋学校”,芬芳的香樟树下,旧时青瓦白墙的老校舍至今保存完好。雷锋当年的教室、用过的课桌依然如故,似乎在无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站在教学楼前,似乎还能听见雷锋琅琅读书声和笑声。雷锋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杨攀玉说:“雷锋叔叔虽然逝世50年了,可是内心感觉他一天也没有离开我们,他的微笑,他的乡音,始终留存在故乡这块红土地上。”

而定格在一张张老照片里的雷锋,是那张年轻的面孔。如一缕阳光,照耀于这座城市之上;似一股春风,吹拂激荡着无数年轻的心。他戴过的双耳棉帽,几度成为风靡中国的时尚。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说,雷锋已经成为长沙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和学习楷模。长沙人带着深厚的感情在传颂着雷锋的故事、传唱着雷锋的赞歌、传承着雷锋的精神。学雷锋、当雷锋更是成为全市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长沙一次次扩建湖南雷锋纪念馆,修缮雷锋故居、雷锋生平陈列馆,人们到处可以看到用雷锋的形象、雷锋日记摘抄以及雷锋精神创作的标语和宣传画,而且,雷锋学校、雷锋大道、雷锋路、雷锋桥、雷锋电影院、雷锋超市……众多公共设施都以雷锋来冠名。

雷锋,既是这座城市地理的坐标,更是信仰的方向。

编辑:刘丽雅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