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
“李灵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女孩,把孩子交给她,我们放心。”曾庄村村民曾宪振在希望小学门口开了家小饭馆,几年来,他亲眼看着李灵每天忙碌操劳,从一个胖乎乎的女孩,渐渐变得消瘦憔悴。
曾宪振说,李灵打心眼里喜欢孩子,孩子们当然亲近她。“等俺孙子长大了,就送到李灵的学校。”他说。
嫁到外村的曾敏,宁愿把自己4岁的女儿寄养到娘家,托付给希望小学幼儿班。“孩子在学校饿不住,冻不住,伤不住,交给李灵俺不操啥心。”曾敏说,再过几年,女儿准备在李灵的学校上小学,“如果李灵办中学,俺还叫闺女跟着她上学”。
希望小学现有460多名学生,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其中四分之一来自曾庄。前不久发生在学校的一件事,让更多乡亲对李灵寄予了信赖和厚望——
今年8月,李灵带着4个学生乘坐D字头火车,到北京游览长城、鸟巢,参观北大、清华。一个星期的北京之旅,让这些之前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孩子大开眼界。回校后,4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有3个名列班级第一名,一个二年级学生是班级第三名。孩子们的经历和巨大变化,轰动了十里八村。
“9月份开学一下增加了100多个学生。”李灵说,乡亲们越喜欢她,她越感到责任重大,不能让孩子们在学校有任何闪失,期望他们个个成绩优异,顺利升入中学,考上大学。
【父母】闺女曾常躲在屋里哭
烈日炎炎,脚蹬三轮,走街串巷,收购旧书——今年夏天,出现在郑州街头的这些场景,构成了一帧非同寻常的“李灵映像”,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当时灵儿去郑州干啥,俺都不知道。”李灵的母亲刘桂芝,是个朴实厚道、不善言谈的农村妇女。她说,今年一放暑假,李灵对她爸说想去郑州,她爸以为女儿是去游玩,并没放到心上。“6月底的一天,有个报社记者找李灵,俺才知道孩子吃了恁大苦!”刘桂芝回忆,记者拿出李灵骑着三轮车的照片,说她在郑州光收小学生用的书,饿了渴了就啃干馍,喝白开水。
“俺心疼得受不了,灵儿是个女孩子,还没成家呢!说心里话,俺怕人家说她不像个女孩样儿,办个学人都办傻了,将来谁还敢跟俺闺女提亲说媒啊?”刘桂芝说。
李灵的家在许湾乡程寺村,离学校三里远。2002年,李灵从淮阳师范学校毕业后,打算办一所小学。“孩子想办学,我当然支持。”教了近40年政治课的中学教师李丙兴忆起女儿李灵当初的决定,说当时就和她结成了“同盟”。他帮助李灵租用校址,借遍所有亲朋好友的钱建起了校舍,又聘来十多名老教师。
学校办起来了,油印机、大喇叭、书桌、教具等是李灵从别校淘汰的旧物件中买来的,简单翻修后派上用场。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多,民办学校无法享受国家免费教育,教辅材料大量匮乏,成了李灵的心病。
“闺女经常躲到屋里、厕所里哭,我和她爸劝她,说实在不中,学校就散了吧。可灵儿说再难也要办下去,村里很多人出门打工了,留家的孩子不上学不行。”刘桂芝说,看李灵态度坚决,她和老伴在学校搭个窝棚,吃住在学校,陪着女儿。
记者看到,李灵父母居住的小屋四面用塑料布遮挡,顶棚覆盖石棉瓦,不足15平方米的屋内凌乱、拥挤、逼仄,除了一张大床,就是角落里码放着的几台未开箱的电脑和一些教具。“这些东西是好心人捐的,不能弄坏了。”刘桂芝说。
时近中午,刘桂芝走进窝棚旁边的厨房忙着烧菜。“几百个孩子在学校吃午饭,俺请了几个亲戚过来帮忙,今天吃大肉烩菜和白面馍。”刘桂芝告诉记者,李灵86岁的姥姥在老家种了一亩地菜,隔几天就让人送来一些。“叫孩子们上好学,吃好饭。这是灵儿定下的规矩。”刘桂芝说,女儿的话,“不能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