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两不牺牲”是河南自身发展的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有限的土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很难让农民的口袋真正鼓起来,生活殷实起来,“一亩地里奔小康”,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当工厂的烟囱越来越密,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天空却不再蔚蓝,河流不再清澈,池塘里的蛙声越来越稀落,美丽的田园风光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穿名牌喝污水”,这样的生活注定不可持续。
按照国家对河南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底线”已咫尺眼前,粮食增产任务却限时保量。踩着耕地“红线”讲安全,其实最不保险。我们必须严守“红线”不过界,绷紧粮食这根弦。
在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亿多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600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这就是今天的河南。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和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
(六)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紧密相连。古罗马哲学家奥勒留说:“无益于整个蜂群的,也无益于单只蜜蜂。”
“两不牺牲”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立足河南省情,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的重大决策。“两不牺牲”是“三化”协调的前提和基础,正是有了“两不牺牲”的承诺,河南务实发展的形象才得以持续展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七)“两不牺牲”体现着河南探索的独特价值。最近有一本名为《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的书颇为流行。书中谈到:未来的幸福程度,取决于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存量有多大。
放眼全国,提出“两不牺牲”承诺的惟有中原经济区。严峻的现实让我们更加清醒:那种使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的路子,决不能走;那种靠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路子,也走不通。我们开拓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路子,是对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而在发展方式和领导方式上作出的自觉转变。
放眼世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和希腊国土面积相近的省份,探索走出一条养活人最多、资源消耗较少、环境破坏程度较低的路子,本身就是对发展的贡献、对进步的贡献、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贡献,这个价值怎么估量也不过分。
(八)一诺千钧。“两不牺牲”,责任如山,担当争先,境界高远,自觉奉献,是一亿河南人对中央、对全国、对子孙后代迸发出的誓言。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轨道,一场新的伟大变革正以星火燎原之势,重塑着这片古老土地的模样,而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命运,也正悄然经历着亘古未有的改变。
(九)践诺必先从农村破题。实践证明:越是落后的地方,蕴藏的发展潜力越大;越是薄弱的环节,越容易实现新的突破。做到“两不牺牲”,推动“三化”协调,就要先从最落后的方面抓起、最薄弱的短板补起。在河南,这场变革必然要从农村破题,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实现“两不三新”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浩浩中原,一场“山乡巨变”正在风生水起。
“新型社区是我家,农村不比城市差”——这绝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今天中原大地活生生的现实。
让我们走进辉县市常村镇常春社区看一看:排排红顶粉墙的楼房依山而建,一条碧波荡漾的水渠玉带环绕。饭店、超市、游泳池、文化中心、医疗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一应俱全;居民家中,200多平方米的房间洁净明亮,电脑、宽带、燃气、上下水应有尽有,社区居民过的是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建新型农村社区,不仅节约了50%左右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民真正实现‘不离乡不离土’、就地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探索这条路子的真谛和要旨,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位农业大市的书记清醒而坚定地说。
(十)牵住“三化”协调的“牛鼻子”。产区互动,城乡一体,土地“流转”,指标“漂移”……人多地少这一最突出的矛盾,倒逼出干部群众更多充满智慧的创新创造。
耕地往专业组织、种粮大户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从而使农业和粮食有了最牢靠的保证,同时避免了农民重复建房造成的攀比和浪费,使生态和环境得以根本改善。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可以激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资源要素,使“三化”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找到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办法,架起了城乡互动、共同富裕的金桥,让“两不牺牲”的庄严承诺落地生根,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