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抢跑“零容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习惯用飞人大战来形容短跑比赛,比赛现场,运动员风驰电掣,观众们也是群情激奋,比赛最终的胜负,往往要靠0.1秒甚至0.01秒去判断。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谁能在起跑时抢得先机,谁就能掌握胜负的关键,这也就催生了短跑比赛中的抢跑现象。
田径是奥运会的金牌大项,伦敦奥运会的田径赛场将产生47枚金牌,在众多的金牌争夺中,短跑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项目,因为刘翔的存在,男子110米栏,更是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不过与以往的奥运会不同,伦敦奥运会的短跑项目多了一项新规则“抢跑零容忍”,这有可能使得令人期待的巨星表演成为泡影。抢跑零容忍,是国际田联于2010年制定实施的一项新的规则,它规定短跑比赛中的任何运动员,只要抢跑,就会被立刻取消参赛资格。
蹦床
相比上一个奥运周期,蹦床项目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伦敦奥运会上,裁判将在难度分和完成分之外,增加高度分,这对运动员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衡量高度的并不是运动员每一跳能跳多高,而是十个动作整体飞行时间。
羽毛球抬高体力门槛
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将男双、女双和混双3个双打项目的满额席位由三席减为两席,同时采用了新赛制:由原来的淘汰赛改为先小组赛后淘汰赛。其中,男、女单打各分为16个小组,每组最多4人,小组头名晋级1/8决赛。3个双打项目每项分为4个小组,每组最多4对,小组前两名晋级1/4决赛。比赛场次较之原来增多,不仅对运动员的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使得比赛不确定性增加,赢一场不代表能出线,输一场也不代表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