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一刻 悉尼瑕不掩瑜
尽管八年后被曝出悉尼交响乐团在开幕式假唱的负面新闻,但这并未对当年的开幕式造成丝毫影响,事实上,那是一场兼容并包的表演,不管是澳洲的风土人情亦或是国家精神,都被诠释的淋漓尽致。即便是在看过雅典的唯美和北京的恢宏之后,依然会觉得悉尼那一晚的表演可圈可点。
现在回溯起来,会觉得当时的代表团入场独树一帜,因为在那次开幕式上,朝韩实现了携手并进,这在政治乃至外交范畴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突破,也昭示着体育无关国界、无关恩怨的真谛!不过,开幕式最重视的终归还是表演和点火,那才是体现导演思路和主办团队精髓的部分,悉尼奥运的总导演本身属于文艺范儿,不管是土著、赛马、艺术作品还是新移民,这些澳洲文化都被巧妙地融入到表演序幕当中。那批从15岁到77岁不同年龄段的骑手向世人展示了澳洲人的奔放和热情。踢踏舞、管弦乐,这些艺术形式在悉尼奥运开幕式上得到了最大形势的展现,单从一场表演来看,几乎无可指摘。
亮点出现在点火环节,那是一次别出心裁的水中点火,为的就是打破“水火不容”的传统,但是,当澳大利亚土著运动员弗里曼身穿防水服出现在点火现场的时候,火炬台升空到一半突然停止,工作人员用了两分钟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短短几十秒当中,弗里曼承受住了来自全世界的巨大压力,现场乐队也随即应变将《感恩赞美诗》反复演奏,加长了三分钟。跟整个开幕式表演相比,这个小小的插曲显然瑕不掩瑜。即便多年之后被雅典和北京超越,但悉尼的独树一帜,还是给全世界留下了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