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六大为起点,当代中国又走过了10年征程。
这是高歌猛进的10年。从2002年至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1.5倍,世界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人均GDP更是从1135美元猛增至5432美元,实现了不同寻常的大幅跨越。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到2002年,我国人均GDP在原有基础上突破1000美元,用了20多年时间,如今只用10年时间,就增加了4000多美元。
这是极不平凡的10年。我们不仅克服了国内非典疫情和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而且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以超过10%的年均增长速度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10年发展,举世瞩目。人们重新打量着中国,追询着中国:是怎样的探索和实践促成了这个腾飞的10年?
一
回望10年的起点。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判断。自此,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成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意味着紧要的历史关头。在这一发展节点上,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发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变化,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基础、体制机制基础,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突出矛盾和问题,诸如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社会管理和建设还没有适应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等等。这些重大的变化、矛盾与问题,发生在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出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针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党着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突出表现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一是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二是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阶段性奋斗目标,即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三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是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战略思想为主线,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力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些高瞻远瞩的探索和发展,既坚持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又谱写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崭新篇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就10年辉煌的重要理论指导。2003年初,非典疫情突如其来,我们承受了一次严峻考验,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经验时,首次作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表述,并且明确指出,“发展绝不只是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此后又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并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战胜了接踵而至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在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中迈出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实步伐。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形成,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充实完善,在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中蓬勃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中经受检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以科学发展内涵的新认识为引领,我们党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重要原则作出全面系统的阐述,明确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建设总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发展。
我们党推动发展的思路不断明晰,理念不断创新。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之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文化强国”、“和谐世界”等一个又一个关键词相继纳入当代中国的发展辞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框架和思想体系更加完备,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在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声势浩大的转变中,走上了一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