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郑州“二环十五放射”道路绿化提升工程简介/图

2012-11-22 11:11:45 来源: 中原网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2011—2020)》,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提供交通服务保障,按照郑州市域骨干路网总体规划及建设情况,本着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通过实施“二环十五放射”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建设,使出入市口和出入市道路面貌显著改观,形成环形、纵横加放射的绿化生态景观廊道,彰显郑州都市区现代化形象。
其中“二环、十五放射”即郑州市中心城区“环形加放射”快速路路网体系,景观设计主要以绿化为主。“二环”即三环路、四环路。三环路全长44公里,绿化总面积约420万㎡;四环路全长93公里,绿化总面积约930万㎡。
 “十五放射”即三环、四环之间十五条放射状道路,分别是金水东路、商都路、机场高速、郑新路、中州大道南段、大学南路、嵩山南路、郑密路、航海西路、中原西路、郑上路、化工路、科学大道、江山路和中州大道北段。
景观规划建设总体要求
一、畅通交通、完善道路整体功能,使道路景观与交通相协调
1.道路红线:道路横断面按照城市道路标准设计,已按照规划道路红线实施的道路,本次景观规划主要侧重在完善各项设施,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景观品质;未按照规划红线实施的,应按规划标准建设,并同步实施照明、绿化、人行道等设施,道路红线内的绿化应按照临时绿化进行,为道路下一步改造提供条件。
2.道路交叉口:主要侧重完善各项设施、提升景观品质;已规划立交、平交路口方案但未实施,本次规划将以临时绿地形式控制用地;对外放射道路所涉及的立交、桥梁、下穿与正常路段通行能力不相配的,对立交、桥梁、涵洞同期改造。
3.交通设施:合理处理公共交通系统、车行、步行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公共交通场、站的布置;公共停车场(库)的布置;地下、地面、天桥步行系统的方式和详细设计。
二、优化景观、构建与城市和街区特色相适宜的道路景观,使沿路景观品质达到合理的定位目标
1.总体定位:结合郑州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上位规划,道路两侧城市性质及功能,以及旧城保护与新区开发之间的关系,考虑郑州市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因素,对所规划城市道路景观提出明确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保持道路景观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2.节点景观:道路节点规划范围严格按照绿线控制,设计应视周边用地条件适当放大,主要道路交叉口,可视现状情况提出拆迁意见,进行景观节点设计;一般道路交叉口,可视现状情况划定景观控制线,进行景观节点设计。节点景观应符合道路总体定位要求和沿路景观风格,突出特色。交通型节点侧重满足交通需求,考虑行车的视觉特点,景观设计简洁大气、标志物明显;复合型节点既要满足交通需求,又要突出城市景观节点特色,景观设计大方美观、亲切宜人。
3.路段景观:路段景观规划应统筹考虑绿地、建筑、设施及周边环境等要素,符合道路总体定位要求和沿路景观规划风格,突出特色。城市型道路景观两侧用地与城区联系紧密,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城市特色,绿化材料的基调树种应选择观赏性植物,增加亲人性,植物的组合也应灵活多样,衬托周边建筑,使之成为城市带状公园;生态型道路景观道路两侧为仓储物流、批发市场等用地,道路中大型货运车较多,绿化材料的基调树种应选择有防尘、降噪、防治大气污染作用的功能性植物,增加植物种植密度,使之对周边环境起到防护作用;郊野型道路景观两侧为农田林地,绿化材料的基调树种应选择乡土性植物,植物的组合也应自然生态,使之融入周边环境中。
4.临路建筑:规划道路红线内建筑、构筑物拆除。规划绿线内建筑、构筑物原则拆除。规划绿线外侧不小于500米的景观控制带的建筑物、构筑物提出景观控制指引,包括主体建筑的界面、体量、高度、材料和色彩建议、裙房和屋顶形式建议、天际轮廓线、夜景照明、广告牌建议等。
5.城市家具:城市家具的布局原则、密度和设计形式应与道路景观总体定位相协调。设计应对公厕、地下出入口、天桥、公交场站、城市雕塑、小品雕塑、庭园灯、座椅、垃圾箱、指路标识、导游图、电话亭、地面铺装等统一规划设计。
三、提升品质、引入国内外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高标准提升道路综合景观品质
1.设计理念:结合国际上典型的、最新的道路景观规划实例,提出创新的道路景观规划理念。如道路两侧绿化中增加自行车专用慢行道、绿道、线型带状公园等设计理念,满足多视点、多角度、静止、动态等不同观景方式的要求,从人的行为、心理、生理活动等各种角度,构筑具有创造性的道路景观,营建富有魅力的线型景观展示廊。
2.新技术新材料:设计应根据建设条件以及郑州市地域特点,在节能、节水、生态保护等领域提出规划措施,如节能灯具、透水铺装材料等应用,使新技术新材料融入道路景观设计,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
3.市政设施:设计应紧密结合已有及规划市政设施,对管网、标识牌、路灯、路栅等布置位置和形式等提出解决方案,使之与道路景观相协调。
四、结合实际、充分把握现状,提出近期、远期规划实施方案,保障后续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1.现场勘查:设计单位应认真、仔细对照现状图纸勘查现状,对已实施道路景观、未实施道路景观、未施工道路提出对应的提升、设计方案。部分路段现状景观效果较好的可根据道路总体规划定位结合保留。
2.分期方案:结合道路特色及要求,提出相应的近远期实施方案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政策和建议,保障后续工程的建设时序,做好相应的设计配合工作,使项目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投资估算:对应项目的分期实施方案,整理、统计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提出项目的投资估算。
[作者: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