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日发生的“志愿者退捐”事件很遗憾
向雪敏:志愿者在“捐髓”前一定要慎重,一旦答应了就不能轻易反悔
对于最近“议论纷纷”的白血病大学生吴志辉因捐献者临时退出而“命悬一线”一事,向雪敏表示很遗憾。“这说明,我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不够。我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就算是一次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吧,给白血病患者提供更多生的希望。”
据向雪敏介绍,根据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规则,他们这些捐献者确实有权在任何时候选择退出捐献。“但一旦我们选择退出,往往就可能会给亟待手术的患者,从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和伤害。因为这些亟待手术的患者在"清髓"后,免疫造血系统就已经被摧毁,一旦没有合适的供体输入,生命要处于险境之中。”所以向雪敏呼吁,“捐髓”志愿者在决定“捐髓”前一定要慎重,一旦答应了,就不要轻易反悔。
向雪敏认为,骨髓移植是一项于己无害、于人有利、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一份小小的奉献,就有可能为他人重新点燃生命的火种。所以她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破除世俗迷信,鼓起勇气,一起参与到拯救他人的生命中去。
在采访中,向雪敏也坦承,爱美是每个女孩子的天性,即将步入婚礼殿堂的她也不例外。“其实老公一直对我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也不许我减肥,说捐髓后身子虚,第一要务是养好身体。他还说,不管以后我体型是什么样的,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爱我!”电话中,向雪敏笑得很羞涩。
手术告一段落,苏州受捐少年目前一切正常
小伟的父母:孩子终于有了希望,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血液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副组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5日晚,小伟在输入向雪敏捐献的最后15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后,目前一切正常,没有出现发烧和出血的情况,身体状况良好,精神和胃口都不错。“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想之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约20天之后,就可以出净化舱。接下来就是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康复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据吴德沛教授介绍,目前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还是蛮高的,大约是十万分之三,仅他们医院收治的新增白血病患者,每年大约以15%的速度在递增。而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在化疗不能解决之后,基本只能依靠骨髓移植挽救生命。但残酷的现实是,目前中华骨髓库只有160万例志愿者。
“我们今年一共做了333例骨髓移植手术,手术量全国第二,但除了亲属捐献、脐带血等之外,只有78例来自中华骨髓库。因此很多白血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生命时刻遭遇危险。”吴德沛教授表示,令他们非常担忧的是,现在中华骨髓库里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反悔率比较高,达到了15%左右,而他们医院至今已经遇到不少于15例志愿者反悔的案例。而这对求生欲望强烈的白血病患者来说,除了影响手术外,对他们心理的打击也特别大。所以他呼吁,志愿者在签订捐髓同意书之前,要慎重考虑,一旦签订了,最好就不要反悔。
昨天,在净化舱外,隔着玻璃窗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小伟,小伟的父母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特别激动,特别开心,这几天我们都没睡好,现在终于能松一口气了,精神也足了!”在净化舱外,记者看到,上百只折叠精美的千纸鹤,被制作成了爱心形状放在小伟身边,那是小伟同学们写给他的满满祝福语。
“孩子这下终于有了希望,我们也等来了盼头。”小伟的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对向雪敏的挺身相救表示了由衷的感激。“等小伟病好了,我们一定要带上他去看看那位好心的姐姐!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江苏又现“爱心捐髓”
怕影响女儿学习,怕长辈担心
仪征医生慌称“出游”来宁捐髓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余祥 记者陈咏)25日11:10,仪征市人民医院医生张海英在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倪飞等人陪同下到达南京市中大医院,同为医生的丈夫刘勇也一同前往医院照顾妻子。张海英当天入院,30日将采集造血肝细胞,捐献给外省一名19岁女孩。
记者采访获悉这样一个小“插曲”,为了不让即将期末考试的14岁女儿分心,同时不让年岁已高的双方父母操心,夫妻俩谎称“外出旅游”一个星期。
张海英是仪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2002年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捐献1200毫升,血小板7个单位,2010年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去年10月15日,张海英得知自己的肝细胞和一名19岁女孩配型成功。
在去南京的车上,张海英告诉记者,当接到中国造血肝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省分库的电话,说自己的造血肝细胞和一名外省19岁女孩配型成功时,非常高兴,也很激动,很想及早去帮助她。去年11月8日,高分辨检测成功,11月28日前往扬州全面体检合格,25日前往南京中大医院入院,30日将捐献造血肝细胞。
张海英的丈夫刘勇也是一名医生。刘勇说,陪妻子前往南京捐献造血肝细胞,家里只有妻子的妹妹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告诉父母和孩子时,他说,自己很纠结,女儿14岁,上初二,就读本地一所中学,成绩优秀,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告诉她怕影响她学习。而双方父母年事已高,自己的父母在淮安老家,岳父母在扬州,夫妻俩商量好一个计策,告诉家人一起出去旅游一个星期,正好30日出院回来,给外婆过90岁生日。
记者发现当天张海英有点感冒,担心她能不能捐献造血肝细胞,她说这个不影响捐献。自己吃点苦不要紧,只要能挽救那个女孩生命,值得。“我自己一直以来就想做这个事情,这次真的很幸运,这个女孩也幸运,我知道捐献会稍有些疼痛,但和救一个人的生命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张海英说。
当天大雾天气,车辆到达南京二桥收费站后,由于沪宁高速封闭,车辆滞留了40分钟,直到中午11:10才到南京中大医院。省红十字会和中大医院的领导看望了张海英,代表患者感谢她的爱心。据中大医院血液科丁主任介绍,根据张海英和患者体重对比,一次性采集造血肝细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