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要 闻|快 讯|论 坛|热 点|视 频|娱 乐|社 会|图 片|郑 州|河 南|中 国|国 际
2013年郑州两会 > 媒体关注

聚焦三级公立医院发展“郑州人民医院模式”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日期:2013-02-21

怎样急救?如何急救?这时,老人手部的腕带派上了用场。两位护士一边做简单处理,一边通过腕带确认了老人的身份,迅速通知急诊科和心内科医护人员赶来。

老人手部的腕带,就是郑州人民医院多层面构建对患者身份识别的一个主要载体:其与身份证、就医卡、条形码、纸质卡片等载体以及多环节的主动询问、主动确认等程序一道,配以医院迅速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实现了对患者基本身份、诊断信息、就医流程的确认和控制,保障着患者全程就医过程中的安全。

在周玉东看来,“以患者为中心”绝不仅仅是服务的目标,更应该是服务的方法。而只有确认了服务对象、确保了患者的基本安全,才能彰显对生命的尊重。

为了患者的安全,在诊断、治疗、手术、用药的关键环节上,该院针对“身份确认”出台了严格的制度。

比如在手术开始前,患者、患者家属和手术医师要共同标识手术部位。在手术前、中、后要暂停片刻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等共同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确认。

这种“身份确认”不仅是针对患者的,医院还建立了完善的医师授权制度,凡授权必考核。其中有对高级心肺复苏成员、儿童诊疗权限人员、重症管理权限人员的授权考核等。

这种“身份确认”还包括对设施、物品的管理。在医院的各门诊诊室、病房值班室,到处可以看到这样一张张贴的表单:“急诊科5台,2号楼一层;第一手术室2台,3号楼4层……”这是该院除颤仪的分布清单,方便需要时能就近找到放置地点。

该院纪委书记宋连英说:“不夸张地说,在我们医院,每一张椅子都有一个编号,在哪里放都能迅速找出来。”

安全链条:防范任何一个小小的伤害

患者所用毛巾每人一条被悬挂在塑料架上,要求随时消毒。贴着红、黄、绿、黑标志的拖把被分开悬挂,用来对应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卫生间的卫生清扫……这是记者在该院看到的场景。

医院党委书记黄娟说,全院从上到下认识到,任何一次规范行为都能带来安全保障,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能酿成大的危害。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