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者的安全考虑,该院可谓细致、全面而深入,在入住环境、治疗环节、出院康复中皆有独特安排。在医院,“防跌倒、防坠床、防压疮”警示牌随处可见;在医院诊室、病房门口,随时可以看到专用洗手液;在医院各位点,配备了职业暴露处理箱等。
办公室主任徐慧说,所有与医院有关的人都是执行安全行为的主体和对象。包括洗衣房的工人如何戴护目镜、用橡胶手套、运送衣服等细节,医院都要考虑“由谁来做、怎样做、应该怎样避免伤害”。全院干部职工的参与,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门诊、检查、住院治疗、手术、用药、转科、出院等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链条。
在影像科,导诊护士对临床医生开出检查单有疑问时,值班医生、当班组组长、科室主任会根据情况逐级核查,必要时联系上一级医院。
在重症监护室,以保证安全为头等大事,变人为的管理为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着力打造多学科合作的抢救平台,为患者提供同质化、效果最优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这种责任细化、连贯一致的服务文化下,确保了导诊护士从接诊患者的那一刻开始,整个过程的安全、顺畅、精准。
质量进化:永不松懈的健康防范
在该院《2012年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管理计划》里,涉及到患者识别、患者跌倒/坠床的监测等25个重点监控指标、5个国际指标文库监控指标。每一项都有责任人、监测指标、报告频率。
通过JCI认证后,该院全院干部职工的共识是:必须将安全和质量作为持续改进的内容,才能做到切实对患者负责。
于是,在病区值班室,一个个以红笔圈点、卡通提示等标注的科室质控专栏成为靓丽一景,人人参与、人人改进的氛围浓郁。在临床科室,都确定了专职质控医师和护士;在全院,一个院长、质控办、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的四层质控管理框架已形成。
“如今,一个更科学、更有质量、更安全的医疗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呈现。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进一步增强,促进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持续改进的氛围全面形成。”周玉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