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圆“滚”出速冻大产业
改革开放点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曙光,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1992年,伴随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年近50的陈泽民毅然辞职“下海”,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开辟的新事业。感恩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富民强国好政策,他把公司和产品命名为“三全”。
随着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市场迅速打开,陈泽民又开始琢磨怎么实现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当时一套进口的速冻设备需要1000多万元,国产的也得100多万元,陈泽民就自己买材料,自己设计制造大型速冻隧道。1993年,三全建起了国内第一条速冻汤圆生产线,正式步入工业化生产的轨道。当年,三全的日产量就达到30吨。
小小汤圆开创了中国速冻食品市场。1995年前后,全国出现了大量仿制“三全凌汤圆”的企业,仅郑州市生产速冻汤圆的厂家一下子就涌现出近40家。
“速冻食品是个技术门槛很低的行业,专利官司打不胜打,耗费精力且得不偿失。”陈泽民后来想通了,国内速冻食品需求极大,仅靠自己的企业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周边企业不但能补充市场需求,还能让大家记住“买速冻就到郑州去”,“大家一起才能把郑州的速冻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影响。”
下定决心的陈泽民主动当起了“带头大哥”,他把大大小小几十家速冻企业负责人叫到一起,成立郑州市冷冻食品业商会,大家一起商量产业发展大计。郑州速冻产业开始迈上以创新为内驱力的健康有序发展之路。
此后的风雨20载,陈泽民始终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目前,三全在科技创新上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约占销售收入的4%~5%,新品转化率达90%。三全设有行业内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近年来,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开发新产品400多项;企业构建了密集的高效营销网络,每个新产品在7天之内就可以遍布全国各地的终端市场;在行业中率先取得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北美、澳洲、欧洲、亚洲;三全还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是速冻食品行业内唯一一家既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又取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创新是三全的生命种子,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回望企业20年的发展之路,陈泽民对创新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个速冻粽子、第一个速冻食品广告、第一条大规模速冻水饺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第一个速冻饺子国家标准……如今,三全在全国建立5个生产基地,拥有几十条现代化生产线及几万吨低温冷库,有着400多个品种的速冻食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27%。
业界都说,三全的成长历程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陈泽民从不冒进,也不一味追求多元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时髦。理性决策、稳健经营、不贪大求多、不盲目扩张是他的信条。作为三全的创始人,陈泽民的风格就是企业的风格。
采访中,“创新、勤勉、稳健”是陈泽民提到最多的三个词,这也正是三全的核心理念。
凭借持续创新的精神和专注专业的企业运营策略,三全食品不仅开创了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新纪元,而且始终引领着中国速冻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其间,郑州乃至河南的速冻食品企业经过了大浪淘沙的优胜劣汰,从最初的近40家减少到现在的不到10家,市场份额却提升到全国市场的一半以上,郑州也被公认为全国速冻食品发源地和生产基地,“速冻食品郑州造”逐渐叫响全国进而走向世界。
乘着基业迈向另一片广阔天地
“兴业富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陈泽民带领下,三全还走出了一条兼顾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发展之路,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仅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上万人,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40万农户增收。
在生产车间,陈泽民指着忙碌的现代化生产线告诉记者,每天有2500吨的速冻食品从三全流进世界各地的商场、超市,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有人说,没有当年的那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陈泽民也就没有今日的成就。然而,在陈泽民的故事里,令人瞩目的不仅仅是投射在他周围的光环,更重要的是他经营与谋略的智慧和立身与济事的哲学。
“三全式传承”被商界称为新时期河南最为成功的一次家族传承,颇具标本意义。2009年,66岁的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将帅印交给长子陈南,次子陈希升任总经理。事实上,陈泽民对接班人两个儿子的培养,在多年前早已“有意为之”。自2000年6月起,长子陈南就出任三全食品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次子陈希毕业后,也在三全先后担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工作。“十年磨一剑”,如今陈泽民功成身退,两个儿子正式走到了前台。
谈起卸任董事长后的生活,陈泽民笑称自己是老帅启新程。“企业放手让年轻人和专业团队去管理,我的主要精力放在社会职务上,静下心来搞调研,做做公益事业。”话语间流淌着陈泽民对目前企业发展的放心和满意,也洋溢着他对另外一片新天地的醉心和热爱。
陈泽民说,三全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每一个变化、每一点增长,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中国冷冻与冷藏食品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速冻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身挑新担的陈泽民,似乎更为忙碌。近期,他一直奔波于河南、山东、安徽等几个农业大省,积极推动国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只有承担大责任,才能成就大企业、大品牌。唯有做强做大,在世界食品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最终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留下企业和个人的痕迹。”陈泽民希望未来的三全食品以弘扬中华美食、志创产业先锋、成就百年基业为拼搏方向和奋斗目标,扛起民族食品工业大旗,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立志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与崭新美食理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全球瞩目的民族品牌。
记者手记
三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因为陈老先生真实生动的传奇故事而显得有点短促,让人意犹未尽。
出生于重庆,成长在郑州,陈老对郑州这座城市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一见面,他就说:“我得先讲讲我和郑州的渊源。”
坐轮渡,搭火车,一路颠簸从南京来到郑州,爬到碧沙岗公园里的大树上摘杏子,提着油灯步沿蜿蜒土路上学,钻到戏院桌子下捡烟头……听陈老讲述往事,总绕不开“郑州”两字。谁承想,当年的小毛头,此后却用自己的创造与执著,为郑州这座城市赢来了令其他城市艳羡的鲜花和掌声。当同行采访的杨老师说自己的姑娘在德国留学,那里的超市也有产自家乡的三全汤圆时,陈泽民骄傲地说:“不仅仅在欧洲,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基本上都能吃上我们的食品。”
三全档案室,拍摄于1987年的“三全冷饮部”,黑白老照片镌刻着历史的沧桑。陈老动情地说:“这就是三全食品的前身,墙上挂着的产品宣传画都是我亲手绘制的。”20多年前,他敢为人先,兴办起在当时毫不起眼的小企业,并用汗水和智慧辛勤浇灌。而今,三全食品已长成参天大树。
从一个小小的汤圆起家,到“滚”出一个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品牌,陈泽民顶风冒雨走过了几十年的人生路。一路上的点点滴滴,陈老都倍加珍惜,其间的艰难困苦,却被陈老一笑而过。那种风雨过后见彩虹的淡定与从容,那种助推民族产业升级的执著与担当,让接触他的人潸然动情。
“郑州日报这个栏目办得好,咱郑州的媒体,就是要多写写郑州的人、郑州的事”,采访结束时的嘱托,浸透着陈泽民对郑州这座他成长、创业的城市历久弥新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