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小麦进入抽穗期 郑州市农委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

2013-04-25 16:49:17 来源: 中原网
字号  

小麦进入抽穗期 郑州市农委提前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

    中原网讯 当前,郑州市小麦已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预防小麦赤霉病侵染的关键时期。据各地调查,今年赤霉病菌源充足,且近期气象预报有明显降水过程,有利于该病发生流行。为切实组织做好防控工作,减少产量损失,保障小麦质量安全,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

    一是克服麻痹思想,重视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大病害,暴发性强,不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而且病麦含有毒素,影响小麦利用价值。由于有效防治该病害的时间短,一旦错过最佳防控时期,此病将无法控制。因此,只有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在小麦抽穗、扬花阶段采取集中预防措施才能取得实效。各地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早部署,落实责任,完善应急预案,把防控工作作为小麦高产稳产、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来抓,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病情监测预报,及时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各地农业部门和植保机构要切实加强监测调查,在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小麦生长状况和病原菌动态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与气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会商分析,准确发布预报信息,明确防控重点区域和最佳防治时间。要加强信息调度,确保信息畅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确保预测信息和防控技术快捷、直观、形象地进村入户,指导农民适时防治。

    三是因地制宜,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属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是诱发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各地农业部门要坚持“科学预测,主动出击,齐穗喷药,防病保产”的防治策略,实行科学防控。沿河麦区及水浇地小麦易于发生此病,在抽穗扬花期提早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等药剂进行预防。若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展,应在首次用药后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要选择内吸性、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较好和持效期较长的药剂,用药量要足,喷洒要匀,以保证防治效果。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作用,大力推行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

    四是做好防治示范,迅速掀起防治高潮。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通过建立示范方、召开现场会、开展田间培训、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组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普及防治技术。有条件的乡村可以统一发动群众,统一组织群众,统一购买对路药剂,统一施药防治。要发挥植保专业合作组织药械新、效率高等人力、物力优势,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面积防治,争取在一周内将重点发生区域防治一遍。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作者:  编辑:杜世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