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2013年河南高考语文试卷(完整文字版)

2013-06-08 14:54:27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字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 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 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 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 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 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 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 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新天子当使知稼 艰难 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初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6分)

    (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勾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作者: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