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郑东新区聚宝盆效应凸显 将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2013-07-10 11:05:02 来源: 河南日报
字号  

    “河南已经成为金融大省,但不是金融强省。金融仍然是目前河南发展的短板,在经济发展全局中处于薄弱环节。”今年上半年,我省银行业的各项数据再次验证了这一观点。如何补上“短板”?如何破解难题?我省银行业围绕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以改革创新演绎多路“突围”。

    突围路径一:

    能不能成立一家“中原银行”?

    河南银行业薄弱在哪里?

    截至6月中旬,全省银行业贷款余额22196.59亿元,增幅9.01%,新增贷款创近三年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但是,连续多年,我省的贷款增量和增速在全国25名之后徘徊。

    全国贷款与GDP比例约为129%,而河南省贷款只占GDP的68%;全省贷款占存款的比重不到70%,有的地市只有40%。

    河南目前拥有17家城商行,数量上居全国第一位,但实力较弱,发展不平衡。全省最大的城商行郑州银行,资产规模也就刚刚过千亿元,其他城商行资产规模多在300亿元以下,多数发展潜力有限;17家城商行都是独立运作,受地域限制,有些城商行有大量资金无法贷出,有些城商行则缺乏资金放贷。

    “要改变金融短板的问题,河南需要一家省级的商业银行,用于统筹调配各城商行之间的资金盈余,更好地将资金运用于建设中,提高资金利用率。”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孙新雷认为。

    浙江有浙商银行、安徽有徽商银行,全国有25个省市拥有全国性或省级法人银行。作为全国人口、资源、经济总量大省,我省能不能成立一家注册地在河南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原银行”,更好地支持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建设?

    其实,这样的呼声在我省企业界、金融界由来已久。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刘卫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建议尽快组建中原银行,“河南设立省级法人银行,既必要,也可行”。

    突围路径二:

    服务机构重心下沉“进基层”

    信阳浉河区双井村村口,石金奎家开的小超市成了村民们离不开的“便利银行”。自从这个小超市被邮储银行信阳分行选为助农取款服务点后,农家门口就开起了能存款、取款的“小银行”。像这样的服务点,邮储银行已累计建成1.4万个。

    在我省县级以下区域,金融机构布局还存在“空白”。“银监部门鼓励各类机构向空白地区延伸分支机构。”河南银监局局长李伏安表示,银行业正向县域、乡镇和社区“重心下沉”,服务群众、服务“三农”。

    截至5月末,全省开业村镇银行56家,全省村镇银行网点向乡村延伸,设有分支机构68个,覆盖我省73个县市,占县市总数的67%。特别是周口项城市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开业,标志着18个省辖市村镇银行全覆盖目标顺利完成。

    目前,全省已有七成以上的乡镇可以实现“像支取存款一样方便,随时在柜台取得贷款”了。全省143家县级农信联社全部开通了“刷卡取贷”便民贷款业务,覆盖了全省70%以上的乡镇,惠及农户25万户。

    突围路径三:

    郑东新区“聚宝盆”效应凸显

    “金融是21世纪的关键领域,而金融中心以强大的功能成为制高点”。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研究员陈继明在近期的一次金融论坛上指出,郑东新区具备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良好条件。

    6月24日,中国民生银行郑州战略研发服务基地落户郑州,这是全省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项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初步达成建立河南债券交易市场的意向,百瑞国际金融大厦、宇通金融大厦成功举行奠基仪式……

    随着这些项目的进驻,截至目前,郑东新区累计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74家,5家国有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分别有4家、7家签约或入驻。

    金融机构纷纷抢滩入驻,营造了强大的集聚效应。截至2013年一季度,入驻郑东新区的15家银行,存款余额为25158.95亿元,占全省的71.54%;贷款余额为13910.65亿元,占全省的64.81%;驻区19家省级保险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8.41亿元,占全省的49.7%。

    这些数字清晰地说明:郑东新区“聚宝盆”效应凸显,正在向区域性金融中心迈进。

[作者:  编辑:鲁梦丽]

相关阅读